今天偶然翻看简书,发现好多消息。原来在我销声匿迹的日子里,还有如此多勤耕不辍的朋友看我过往的小文、甚至留言表达对那些文字的喜爱。我有点儿汗颜,同时也非常感动!
在这个时代,一个人能耐心地去阅读超过千字的文章,并且愿意沟通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是非常难得的事情。有的朋友问我写的内容是否属实,为何既觉真实又如梦幻,且巧合很多呢?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其实说起文学创作,哪有那么多讲究呢,还不都是自己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吗!
我大学的时候选修过一门课叫中外文学欣赏,当时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文学理论,我属于那种学什么都不认真的人,只有遇到感兴趣的内容才有一点精神。一个学期下来,我就记住了两个词:陌生化和意识流。那个老师的样子我忘了,但这俩词一直影响着我。所以直到现在但凡想写点东西,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这俩词。
多年以来,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写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水平,因为我总觉得非功利创作无标准可言。但是我清楚记得读研时,某位严苛的教授让我们在论文写作课上写命题作文时,他首先拿起我的作业,严肃地指出这属于高中生水平。
正当师姐和同学们哄笑时,教授说他们的作业一律不忍直视,需要重写。那次课让我大为震惊,也意识到了对写作理论进行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性。后来我跟教授先生合作了一篇论文发表了,在写作过程中又学到了很多,真心感谢先生的教导。
刚工作的那些年为打发业余时间,我偶尔在豆瓣上写书评和影评,于是被一些编辑联系上了,由此便需要写更多的书评。这一方面逼迫我看了不少书,另一方面也养成了公式化写作的坏习惯。我逐渐厌倦了这样的做法,于是在简书上报了写作班,写作套路也学到了好多,但是整期课程学下来,我发现自己真的欣赏不来那些流水线产品。
既然不喜,只好撤离。我继续按照自己的兴趣写东西,某天阴差阳错地,竟然也在简书官方的关怀下,出了一期写作课,后来类似的课程内容也在千聊上出过一期,突然之间我也成了教别人写作的人,现在想来真是人生如梦啊。
说实话,我并不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但也不觉得有资格去评判别人的写作风格。我从不好为人师,除非别人追着问。可在这个付费学习的时代,我这姿态实在是很难吃这碗饭,所以我识趣地退出了。但是我从不以写作为生啊,写东西于我而言一直是一个小小爱好,一种轻松自在的游戏,除了记录想法还能释放压力。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继续记录生活了。所谓新年新气象,大家已经都是新版本的自己了,写点儿不一样的精彩内容愉悦自己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