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我是忧烦的,梦中的我是焦灼的。你追求什么,什么便使你痛苦。日更写作便是我昨日的痛苦之源。也许我的这般感受是同行老师已经经历过的心境。
如果说最初的我害怕无话可写,第十天的我无暇思考和书写,当适应了日更习惯和开学生活,现阶段的我所焦虑的是文字的“粗制滥造”、情感匮乏。日更固然好,但此时的我被诸事缠身,无暇阅读,吸收,输入。当写作陷入为写而写,我看到写作素材的有限、语言的生涩、生活的狭窄、心灵的繁忙,少了安静时情感的一涌而发。当我把这些倾诉给朋友,他说你每天给自己设置的规则太多,写作就成了任务驱动而非自然而然的事情,还有一个朋友说那就不要写了……
今晨的我,走在风中,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我看到道路两旁的小花、风中弯腰的垂柳、静静伏于地面的绿草、天边的流云,突然想给心灵放一个假。何必太执着?
放下焦虑,放下执著。不是每一天都要过得十二分“充实”,也不是每一天都要有完美的作品呈现。读书、写作、朗读不是为了在某个学习群中打卡,而是给心灵一个放松的时刻,让自己在忙碌中去除浮躁,回归宁静。
放下意义,放下刻意。不用挖空心思寻找写作的素材,“为赋新词强说愁”。灵感来了便一泻千里,没有灵感则试着总结这一天也未尝不可。
质言之,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想得太多,读书太少。且行且进,愿一切随心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