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色的早点: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贵阳老素粉,武汉热干面,重庆小面,还有北方人爱吃的包子、卷饼、煎饼。
在我的家乡湖北襄阳,也有一种大家从小吃到大的食物,牛肉面。它形式多样,风味独特,搭配黄酒或豆浆使用口味更佳。它不但是众多襄阳人的心头之好,更是凭一己之力养活了街上鳞次栉比的早点铺。
01
襄阳牛肉面其实不只是牛肉面,牛肉面只是一种概称。除了比较贵的牛肉、牛杂等荤面之外,本地人吃的更多的是经济实惠的素面,海带面,豆腐面,杂酱面,热干面,不同的酱料搭配出不同的感觉,再来一杯冰镇豆奶,那感觉,兼职幸福极了。
在我的印象中,早餐吃牛肉面,要追溯到小学时代。那是十几年前,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我被妈妈允许早餐吃面,妈妈每天给我一元钱作为早餐钱,而“吃面”也正式成为我成长路上的里程碑。我用5角钱吃一碗面条,剩下5角可以自由支配,大概正因如此,面条在我心中和长大划上了等号。
所有种类的面条之中,我最爱的是杂酱面,因为有肉沫。那时家庭条件一般,还没通自来水,有时要用煤油灯,所以杂酱面里的肉沫便成了一天之中荤腥的来源。一两面条,加上一小勺肉沫,吃完后高高兴兴地去上学,感觉每天都那样快活、满足。
02
襄阳牛肉面原料比较独特,和其他南方地区的白面相比,它是熟面,也叫碱水面,而不是生面。其实和大家见到的炒面原料一样,不同的是,我们先抓一把豆芽,然后将面条也放进漏斗里,用开水烫上一道,然后加上各种调料,酱,浇上牛油,葱,蚕豆或者香菜,面就好了。
外地人第一次吃牛肉面,肯定会被吓到,因为汤上浮着厚厚一层牛油,而且必须趁热吃,否则牛油很快就凝固成块了,没吃过的人看了,一定觉得又油又辣,吓得不敢上手,但实际上,面的味道精髓,就在这汤和油上。
小时候,牛油是要提前一天熬制的,所以,每天下午放学,我都能闻见诱人的牛油味,在少有荤腥的年代,那味道简直勾魂了。好酒不怕巷子深,好油也不怕巷子深啊!
吃面不吃油,怕油不喝汤,这是我的吃面原则。小时候我也怕油怕辣,但吃着又没什么感觉,很长时间不明白其中的缘由。现在想来,大概是因为面条搭配了豆芽,豆芽是蔬菜,吃起来脆脆的,和面条一中和,便自然没有了油腻的感觉。
03
眨眼之间,我长大了,在异乡漂泊也已经十年。在外的日子,最最想念的,便是那一碗简单的面。
在襄阳,尤其是在我家附近,每隔几步就能看见一家面馆,时常能看见新面馆开张的招牌,却几乎从没听说哪家面馆是因为难吃倒闭的。这大概是因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只要把油熬好了,每家面馆都会有自己的粉丝。有人喜欢吃麻,有人爱吃咸,有人喜欢辣,像我爸这种体力劳动者,则更在乎份量是不是足够多。十年过去了,面条从5毛涨到了3.5,在通货膨胀的这些年里,这个价格真的很良心了。
去年我怀孕在老家待产,不知为什么,每天早上非吃一碗牛肉面不可。理智告诉我要吃清淡,可胃的记忆却死死地拽着我,似乎是要让我的孩子也尝尝这妈妈小时候最爱的味道。
十年过去了,许多曾经的面馆老板已转行,留在我记忆里的却还有当年他们自己写的对联:滚滚开水冒面汤,父老吃了喷喷香。
面馆老板没文化,却道出了他的人生追求:做面,就是为了给老百姓吃,做面,就是要让老百姓吃了觉得香。
这也是我的家乡教会我的,做个朴实的人,做个有用的人,就像我们都离不开的那一碗面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