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5日,周日
本周也是双休,听说学校有一个考试,孩子们周五就回来了。
看到家长群里了那么多家长都说:怎么又双休啊?一副那么不情愿的样子,我是不能理解的。
也许他们也同样不能理解我,都高二了,还愿意孩子回来多放松一天。是的,即使回来学习,心情也是放松的,身体也是放松的。
一周六天,每天高强度学习,怎么可能不累?绷的太紧的弦,也弹不出最动听的曲子,有时松一松也好,才会恰到好处。
峰回到家也就7点半了,公交车很挤也很慢,站站停,基本上也是没有位置的,我坐过,回来都一个多小时,不是不累的。
峰从来都不娇气,初中开始,就是自己坐车回家,上学倒是拼车德。
到了高中,也就自己管自己,周日下午自己背着书包上学去,周六自己又背着书包回家。
书包真的很重很重,让人觉得有点喘不过气,可是,谁不是一样呢,所以,总不能惯着他,以后他会发现,还有更辛苦的日子,好歹现在也是锻炼过的,那就没那么觉得过不去。
惯例还是到家先洗澡换衣服,身上都是汗,腻腻的也不舒服。
然后,清爽的边吃饭边看电视。
今晚看的是《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决赛,一个快递小哥得了冠军。
我们一边看一边答题,一边也为快递小哥力压群雄获胜而赞叹不已。
真是英雄莫问出处,凡事都靠坚持。那么多的年轻才俊,也都败在了快递小哥手里。果真很励志。
我们家没有关电视纯学习的惯例,从来都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娱乐八卦,还一边吸收新知识。
有朋友问:峰的英语怎么这么好?
我说:因为某君从小就陪他看外国动画大片,同一个影片,可以陪他看十次八次。
对大人来说可能一个影片,看一次也就好了,下一次就没兴趣,可是明明不喜欢看动画片的某君,却能够耐着性子。
陪孩子一遍一遍的看同一部动画片,回过头来,实在佩服他的毅力。
后来峰初中后,看电影也大都是和同学们约一起,我们便很少一起看动画片。
有一次和某君去看很出名的《疯狂动物城》,他看到一半就先退场了,说没意思。之后,所有的动画片他都拒绝再去看了。
但是,峰峰小时候,他从来都是主动买好票,陪着孩子认真投入的观看,还回来讨论剧情,还买回影碟陪峰重看一次又一次。
曾经在忙碌做饭的时候,会抱怨他怎么只会陪孩子看电视,忽然现在觉得,自己是错怪他了。父亲爱的陪伴,其实是另一种形式。
他会选择和引导峰峰看有趣又有知识性的电视节目,最近的《最强大脑》、《一站到底》、《是真的吗?》,《我爱发明》,还有很多的纪录片,关于宇宙的,动物的,历史的,人文的,都是一边看一边讨论,遇到他认为好看的,还会搜出回放,和峰再重看一次。
现在才知道,这就是成长岁月中,默默的亲子交流,这就是漫长时光里了,悄无声息的家庭教育。
忽然很懊悔,为什么以前自己竟是看不到,曾经那么抱怨他只会陪孩子看电视。
昨天开车到中医院,途中经过了小学,有经过了初中,早上刚好又是上学的高峰期,我们时不时的堵在缓慢的车流里。
忽然心生感慨,问某君:感觉是不是很熟悉?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一下子就过去了。
顿了一下,又轻声说:那时候,真的辛苦你了。
某君“嗯”了一声,也是很感慨的样子。
是啊,那些,是他和儿子最近距离的亲密。
我们家并不讲大道理,都是有事说是,基本是有什么事就来个家庭会议!
记得小时候峰峰还设立一个家庭会议本这最后记了几次也就不了了之,可是当时大家都是很认真的签名为证。
忽然发现,我和峰幼稚就好,怎么那么酷的某君也这么幼稚?
讨论一件事,都是各说各有理,最后投票时,三票同等有效,胜者二比一。
于是父子意见相左的时候,决定权就在我手里。想起来也是挺可乐的,一家人就一直那么煞有其事的玩着如此幼稚的游戏,而且还形成了习惯性的沟通模式。
某君也是挺可乐的人,我和峰直言他是“闷骚型”。他是典型的反对派,我给他起的外号是.“有求不应”,基本什么诉求,第一时间给的意见是反对。
我全力支持的事,他基本能够找得出可以反对的点。
但是很神奇的事,当我倒过来支持他的观点,他又能够找出相反的理由反驳我。
所以总是让我很抓狂:你能不能保持同一个观点?让人附和你都没有立场了。
某君轻描淡写的说:凡事都有利有弊,事情都要两面看清楚。
唉,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头来附和他了,还是不合意。
举个例子:高三要不要在学校旁边租房子。
开始我提议租房子,峰是反对的,说我想多了,很多余。这时某君支持峰住校。
后来峰说想租房的,可以睡得好一点。我又反对了,说我太累,上班太远。某君支持我的观点,说小孩子不要太娇气。
再后来,峰看我反对,就说好吧,不租房子,虽然宿舍里有人打呼噜睡不好。某君却说:其实你觉得有需要的话,还是可以租的。
虽然现在还是没有定论,可能还是需要开个家庭会议。
可是,也在某君的没原则里,看到他对儿子的爱,虽然,他依然找不打合适的表达方式。
唉,中国式父亲,想说爱你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