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于人,但不要使对方有受施的感觉。帮助人,但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术,也是仁爱的情操。
——刘墉
父母生育了孩子,以为孩子的一切来自自己,就像大圆套小圆。其实,我们只是给了孩子生命的起点,然后眼看孩子将如离弦之箭,射向辽阔天空。是的,孩子有自己的方向,他是他自己的。
要让孩子尊重并认同你的观点,欣然接纳你的教养方式,就要与孩子保持和谐美好的亲子关系。而不是借助棍棒权威或利益诱惑,棍棒的意义是“无须讲道理”,诱惑的意义是“唯利是图”,难道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那样的人吗?况且,挥舞棍棒真是费心费力,还可能个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得不偿失啊。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约定一起去乡下采摘草莓,带着各家三五岁的孩子。孩子们在草莓园里欢欣雀跃,大人们摘下鲜艳欲滴的草莓放进篮子。一个比宁宁大一岁的女孩安安充满期待的问妈妈:“我可以摘草莓吃吗?”安安妈妈说:“不能,摘了带回家,洗洗再吃。”安安很委屈,转头看见宁宁早就边摘边洗的吃上了,满嘴草莓汁,于是再问妈妈:“为什么妹妹能吃呢?我怎么就不能一起吃?”妈妈毫不客气的说:“因为草莓上可能有农药,妈妈不想你被毒死。”
安安非常羡慕的问宁宁:“妹妹,好吃吗?”宁宁说:“好吃,甜的,吃一个吧?”安安仰头无助的看了看妈妈坚决的表情,然后流下眼泪,低声说:“妈妈,我不玩了,我要回家。”宁宁拉过安安的手说:“姐姐,多好玩呀,别走,你以前见过长在地里的草莓吗?我从没见过。”
安安甩开宁宁的手,往大棚外面走,边走边说:“没意思。”安安妈妈追上去责备:“你不是昨天强烈要求来的吗?怎么一会一个主意?你到车里去等吧,妈妈摘完就来。”于是别的孩子像欢乐的野兔一样在草莓地里转悠,观察草莓的果实和叶子,品尝甜美的果实,在松软潮湿的土地上感受着奇妙的乐趣,而失望的安安却含着眼泪钻进了汽车。
我很理解安安妈妈的爱子之心,她怕孩子吃了不卫生的水果,所以就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替孩子做了决定,并且孩子必须听从。难得的亲近自然观察学习的机会就这样变成了伤心之旅。如果可以和孩子一起采摘,一起到到水管下清洗干净,然后一起坐在果园里就地品尝果实,该是多么快乐的亲子时光。
这样的好日子不会永远在,因为很快孩子就会长大,他们会急于挣脱父母的束缚去和同龄人在一起,分享快乐倾诉秘密。孩子仰着小脸充满期待的要和妈妈共度美好的时间真的少之又少,为什么不给彼此留下珍贵的记忆呢?我们又怎么能用成人怀疑一切的眼光给孩子戴上灰色的眼镜呢?归根结底是我们的爱带着强迫的意味,并且想当然。
给孩子一些选择,是和谐处理冲突的好方式。比如:“咱们要么摘回家洗干净再吃,要么等会先摘一些去水池边洗洗再吃,你觉得呢?”“你是想再玩十分钟,还是现在就跟妈妈上街去?”“你愿意买这个蓝色的小汽车,还是红色的小飞机?”我们给了孩子一些选择,而备选答案都是妈妈能接受的,同时也让孩子感到自己得到了尊重,这样孩子也会懂得用同样温和而礼貌的方式去待人接物,而不是遇到不同意见马上翻脸,破坏人际关系。
也许有些家长觉得,说着容易做着难,的确,做起来并不是非常容易,但我们教养孩子追求的并不是容易,而是恰当,对吗?所谓恰当,是说科学渐进,不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教养出孩子健全的人格和生活能力。
我们的当头棒喝和粗暴干涉看似方便,其实隐患无穷,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他们会越来越不屑这样粗暴的高压,他们越来越渴望理解和平等,当他们对父母的教养方式非常失望,将不再和父母沟通,甚至越发叛逆。
记得我小时候经常被父母带到陌生人面前,让我叫叔叔阿姨,我当然都为了父母的面子叫了,可是并不是很开心,我觉得他们是陌生人,我不认识,也谈不上喜欢。而对他们过来摸我头顶的举动更是很抵触,心里小声说:“干什么,我不是小孩,又要夸我长高了吧,有什么稀奇的,谁不长个啊?”
在父母看来,小孩子叫人叔叔阿姨是礼貌,可是我心里想的却是:“我不喜欢,我不愿意,我要和年龄差不多的孩子玩。”当然,长大后我的社会交往很正常,不会故意不理睬认识的人,和陌生人也能轻松愉快的沟通。
我有了孩子之后,经常在带孩子外出的时候遇到类似我童年时经历的尴尬,我让宁宁叫阿姨,她一声不吭。所以,我出于对孩子心思的理解而不强迫她叫阿姨,但会增加机会带孩子和一些阿姨吃饭、逛街、聊天,宁宁知道这些阿姨分别是“月亮阿姨”“漂亮阿姨”“三姨”“小姨”“香姨”,她找到每个阿姨的特点,然后给阿姨取了不同的名字,渐渐的和阿姨相处的越来越融洽,有时候还会打电话给阿姨说说话。
想想如果当初我强迫宁宁必须和所有的阿姨打招呼问好,她只能很委屈很抵触,不愿意和这些阿姨来往,更谈不上礼貌交际了。
我们和孩子之间,尽量采取商榷的方式沟通,提出我们的建议,说明用意,谋求孩子的理解和接纳,也许花的时间比“下命令”要多一些,但我们将收获一辈子的放心和省心,收获孩子永远的尊重和信任,也收获和孩子之间深厚的爱与温情。
有一天宁宁反复从沙发一头跳到另一头,把沙发当蹦蹦床,我一方面是心疼沙发,更主要的是担心她从沙发上摔下来。我采取了选择式谈话:“宁宁,咱们就站在地板上跳好吗?或者在大床上跳。妈妈担心你从沙发上掉下来没,因为沙发比较窄。”宁宁不听,建议了两次,她还是我行我素。
我不再奉劝,转身去做自己的事,一会就听到身后“咚”的一声闷响,回头一看,果然是从沙发上摔掉到了地板上,但她没有哭,立刻站了起来,若无其事的爬到床上去继续跳,一只小手却在不听的揉屁股,看来摔疼了。我什么也没说,继续做我的事。她心里很清楚,妈妈建议过了,是自己没有接受,那么就得接受可能的疼痛。
我们给孩子提供了选择的机会,也说明了可能发生的事情,孩子已经很清楚了。当她用语言或行动拒绝了建议,依然选择按照自己的医院做事,只要不是在有重大安全威胁的前提下,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想做的。是的,孩子从沙发上摔了下来,并且摔疼了,但她同时明白了,妈妈的建议是有道理的,既然没有听从妈妈的建议就要接受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哭泣和责怪别人是无意义的。
相类似的情况还可能发生在穿衣服、吃饭、睡觉等等日常琐事上,我们总是希望让孩子知道“正确”,但正确有时候要通过实践的检验,让孩子亲身经历了,理解的更深刻。
所以,提供建议,商榷,努力达成共识。实在不能达成共识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放开手,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决定可能带来的多种后果,有成功的喜悦,也会有失败的挫折,而这些都是帮孩子养成健全人格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