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产生的过程就是“认知”的过程和“意识”的过程,基于不同的“心理需求”以及对刺激物的不同“认知”和“意识”,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不同的经历体验也会让人们对刺激物产生不同的认知。情绪有几种表现状态:激情,心境,应激。
激情——
激情常由生活事件所引起。那些对个体有特殊意义的事件也会导致激情,如考上大学,找到满意的工作等。此外,出乎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也会引起激情,如多年失去音信的亲人突然回归,会让家人欣喜若狂。
需要注意,难以抑制是激情的核心特点。人们在生活中的狂喜、狂怒、深重的悲痛和异常的恐惧等都是激情的表现。激情持续的时间往往比较短。当激情到来的时候,大量的心理能量在短时间内积聚而出,如疾风骤雨,使得当事人失去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
充分认识激情的爆发性和冲动性,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干预自己的情绪,警惕事情的结果走向。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对别人的理解和宽容态度,避免故意或冲动地刺激别人,避免导致别人情绪失控。
心境——
心境又叫心情,当你处于愉快的心境,你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心境的好坏,常常是由某个具体而直接的原因造成的,它所带来的愉快或不愉快会保持一个较长的时段,并且把这种情绪带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影响人的感知、思维和记忆。
改变心境最有效的方法是行动。行动包括了散心,运动和解决问题等。外出旅游是一种很不错的散心办法。此外,也不妨让自己投身于一些运动爱好中,喜欢运动的人通常都能经常性地保持心情愉快。再者,确立解决问题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也是改善心境的有效行动。
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如在日常生活中突然遇到火灾、地震,飞行员在执行任务中突然遇到恶劣天气,旅途中突然遭到歹徒的抢劫等。无论天灾还是人祸,这些突发事件常常使人们心理上高度警醒和紧张,并产生相应的反应,这都是应激的表现。
总之,当你尝试着了解自己的情绪表现状态时,这就是一个“把自己当别人看”的过程,也让自己处于心理治疗师的位置上重新审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