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同样现象,有截然不同的解释”。
许多事都有对立论证的存在。一旦意识到对立论证的存在应该“哪一个更合理、哪一个更现实就接受哪一个”,而非“哪一个更积极就接受哪一个”,因为后者只是自我欺骗而已。积极的并不总是好的,哪一个极端理想主义者(以及他们的想法、理念)不是积极的呢?
生活中也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在。将一个生活鸡汤不加分辨地接受了。例如,态度决定一切,的确,我们很多人都认为这句话是对的。但是不去思考为什么这句话是对的呢?而只是去接受?
道理和感悟是不一样的。“道理”应该是普适的,而“感悟”只来自个体体验。
我都应该去戴着有色眼睛去看那些别人(大师,成功者等)所说的经历啊,不应该盲目地接受。他们所说的不一定适合你,而且他们有意无意地会夸大事实(潜意识里是想说成功不容易,要付出代价的,你还是好好想想吧)。很多人都喜欢听如何克服困难的感悟,艰苦的经历越是受人欢迎。
成功者的经验没什么用,因为那些经验根本就是错误的。有谁愿意承认自己的成功跟自己的经验没有关系呢?心理学上有这么一个术语~自利性偏差:将成功揽到自己身上,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坏运气。
有些“宝贵经验”即使正确,放到别人身上也可能并不那么灵验。最可能让一个人误入歧途的,就是他对自己的了解。回想你上一次听到或者看见成功的故事不由得心潮澎湃的状态,你就知道有自知之明是多么难能可贵了。当然,没必要为自己那么容易心潮澎湃而感到自卑,所有的人都会这样--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
作者还提了一个实用的建议: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还有一句话值得牢记: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傻的。
仔细去分辨真正成功者的宝贵经验,因为那才是无价的。一方面要多心思分辨,另一方面要多花时间真正了解自己,以便能够避开“一概而论,生搬硬套”可能带来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