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一年又过去了。临近新年,心中充满喜悦,也留了几分忧伤,不知道是年味淡了,还是我们变了,现在的新年远不如以前那般热闹。
越长大,越觉得过年也没什么意思,年味变得越来越淡。
记得小的时候,我特别盼望过年。因为过年可以买新衣服穿,可以吃很多好吃的东西。大年三十晚上,村里各家都“封门”,全家放完鞭炮就开始吃饭,吃完饭,就在电视前看春晚。当然,我更期待烟花从天空升起,因为烟花绽放是新年抹不去的绚烂。
这天晚上,我必须洗一个澡,迎接新年新气象。洗完澡躺在床上我是睡不着的,因为我盼望着天亮,穿新衣服去找小伙伴玩,那种心情,现在没有了。第二天早上,鸡一叫,天一亮我就迫不及待的起床了,去玩去闹。
期待大年初一可以去亲戚家里拜年,顺便收几个小红包。那个的时候过年,总感觉年味特别充足,嗑瓜子看春晚,家家户户拜年放鞭炮,热热闹闹。
而现在的“年”呢,总觉得“味道”越来越淡了。很多人愿意去加班拿3倍的工资也不想回家过年,觉得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可能,这跟长大有关系吧。
每逢过年家里都要彻底打扫了一遍,而今年为了工作也赶不回去打扫了,只能让母亲一个人慢慢打扫了。然而,如果不用打扫卫生的话,我真没感受到任何过年的气息,这也算是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吧。
春节,我已经好几年没有买新衣服了,今年心里想买一件新衣服,但是看了一下衣柜里平时自己穿的衣服,还挺新的,将就穿一下,反正也没人看出来。
昨晚在吃饭的时候,我妈叫我去买两件新衣服,我说我懒得买,看衣服太麻烦了。我妈听完后,说她明天出门的时候顺便帮我买一两件回来,我赶忙说算了吧,你买的衣服到时候回来我也不会穿的,款式我肯定不喜欢。我妈保持沉默,没有再说话。
以前每年除夕夜,我都会跟几位比较好的朋友出门放鞭炮。比一比谁的鞭炮更响,当时的“凤凰牌”鞭炮是我们最喜欢的,因为它很响,数量也很多,比较耐放。
但现在估计不会出去了,有的朋友因为疫情,就留在了外地过年了,而回来的呢,要么忙着陪相亲对象增进感情,要么也不愿意出门,只想待在家里面。同学群说的要聚会也没了声息。
长大后,发现朋友想要聚一聚,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身边很多朋友最近也都在感叹,说:“现在过年真没意思,还不如不过呢。”可能伴随越长大,虽然重视感情,但是不像小时候直观地传情达意,越成熟,越深沉,更多的感情会藏在心底。所以会有如此的感慨吧。
不知道是不是年味真的变淡了,还是因为我们都长大,幸福的阈值也从“一颗糖”变成了更大的东西,所以才会觉得过年越来越没劲。
谁又说得清呢?
最后,按照惯例跟大家提前拜个年吧:新年快乐,这一年,你辛苦啦。
你要真正的快乐,过完年以后,也要继续努力生活,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爱自己所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