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冬至咏怀|阴阳转换今方始,静待春归百卉鲜

文/乔平

日子总是过得匆匆忙忙,不小心,寒风又吹来了一个节气,在冷冽的风中,冬至来了。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的说法一点都不假,数九寒冬正式拉开了序幕,真正的冬天也从今天开始了,然而,虽然冬天是寒冷的,人心却总是温暖的,把冬至的祝福送给大家,祝朋友们冬至快乐,阖家安康。

image

七律·冬至咏怀

乔平

又到隆冬数九天,亲朋酌酒赋诗篇。
嗟伤木落千山瘦,惜叹风吹万物蔫。
热饺一锅催好梦,梅香几缕蕴新年。
阴阳转换今方始,静待春归百卉鲜。

image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一向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在古代,有“年终有所归宿”的说法,指的是漂泊在外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还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说的是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就慢慢开始回升了。

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一年里黑夜最长的一天。民间也有人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今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会逐渐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将慢慢变长。

image

在北方,冬至这天都要吃饺子,但好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饺子。其实,饺子最早的时候被叫做“娇耳”,发明人是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

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回到自己的家乡白河的时候,看到岸边有很多百姓由于贫穷,饥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冻坏了,他就决定要救治这些穷苦的百姓。

张仲景经过一番研究之后,煮出了“祛寒娇耳汤”,他用辣椒以及一些驱寒的药物煮制羊肉,煮好之后把里面的食材捞出切碎,再包上面皮,形状像耳朵,起个名字叫“娇耳”,煮熟之后分给那些病人吃,每个人分两个娇耳,再加一碗汤。

这碗娇耳汤吃完之后浑身暖和,血液通畅,一段时间之后,冻坏的耳朵也就好了。张仲景这个分娇耳汤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了大年三十。后来,人们为了庆祝耳朵痊愈,就决定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都吃饺子。

image

所以,有俗语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亲爱的朋友们,今天你吃饺子了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