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出身于史官世家,他的父亲司马谈广集史料,为他做了很好的资料准备。但是,司马迁之所以能够写出万古不朽的《史记》,还与他的丰富游历密切相关。在父亲的安排下,司马迁20岁时就开始周游各地,“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后来,他又奉使巴蜀,直至昆明。
这些游历和考察,对司马迁来说,不仅获得了许多从古籍中得不到的第一手珍贵材料,而且在饱览壮美河山、陶冶性格情操、提高文学表现力的同时,对社会、人生和历史人物及事件的认识,也有了不同凡响的升华。他在《孔子世家》篇后的赞中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洋溢着对孔子的无限敬仰之情。司马迁到淮阴,当地人告诉他,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心志就与众不同。其母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司马迁看了韩信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他在《淮阴列侯传》中感叹:“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对旷世英雄韩信注入了无限的同情和感慨。显而易见,没有实地考察的切身感受,司马迁很难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自古以来,先哲们就懂得读书与实践的关系,提倡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游历河山、深入生活、亲身体验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这种有“现场感”的经验,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原理,是加深理解书本知识、增强对理论感悟力、提升才华境界不可或缺的阶梯,也是推动事业成功的原动力。
可见,对于有思想、有追求、有作为的人来说,“行万里路”绝非是放浪形骸的游山玩水,而是锐意上进、刻苦求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素质的重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