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交互,强调设计中的细节之处,核心理念是从下向上进行设计,认为产品是由细节组合而成的一个大的整体,细节会对产品产生很大的影响。
与其他的设计方法一样,清楚用户的使用目标,观察用户,理解用户的使用场景,对用户产生同理心,发现使用过程中的痛点,熟悉用户完成任务的整个流程,这些方法或思考方式也是微交互所依赖的,从这一方面来看,微交互与其他方法或理念无任何太大的异同。
分解微交互
针对微交互本身,作者将其分成了四部分,分别是触发器、规则、反馈、重复与模式,不过这其中还应包括目标一项,所以更为合理的划分应该是五部分,书中的划分可能是为了强调微交互吧。
触发器激活微交互,规则指示微交互如何工作,反馈是对规则的显性说明,重复与模式是一种元规则,能够对微交互进行庖丁解牛般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设计。
每个部分都包括众多的设计准则,如下(与原文存在不同)。
触发器
- 触发器在用户的使用场景中是可识别的,用户能够主动去使用
- 每次使用触发器后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 在触发器中展示关键数据
- 触发器的样式应该符合用户的认知习惯
- 必要时候为触发器添加标签
规则
规则需要制定一个微交互的以下方面:
- 触发器被激活后如何做出回应
- 用户可执行的操作
- 操作的执行顺序
- 什么样的数据会被使用,这些数据从哪里来
- 某些操作中参数如何设定
- 需要提供的反馈
- 所处的模式
- 是否重复以及重复周期
- 结束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