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看来,孩子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比如:爱玩手机、做事拖拉、好吃零食,等等。如何帮孩子改掉这些小毛病是让很多父母头疼的事。在《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这本书的作者凌想老师看来,这些小毛病都与孩子的“自控力”有关,而她的解决办法有点特别,那就是让孩子了解一些关于自控力的心理学知识和大脑运作的原理。凌想老师用这种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儿子玩iPad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一次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出门旅行。路途中,儿子抱着iPad玩个不停,大人催促了N遍,他还是应付地说:“再玩一小会儿。”后来爸爸大发脾气,没收了儿子的iPad,儿子急得哭了起来,旅行的开心气氛一下子没有了。
我心想这样可不行,得想法儿让孩子自己控制玩ipad。这时,以前看过的那些心理学实验突然从我脑子里蹦出来,我问儿子:“你听说过“棉花糖实验”吗?” 儿子摇摇头,一脸好奇地看着我。接下来,我给他讲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我说:“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幼儿园的小朋友单独待在房间里。这个房间除了桌子和凳子,什么也没有,只在桌子上放了一块棉花糖。心理学家告诉孩子:我要出去一会儿,如果在这期间,你能忍住不吃这块棉花糖,等我回来,你就会得到两块棉花糖。如果你忍不住吃了,就不能得到另一块了。”
我问儿子:“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呢?”
儿子说:“我选择等一会儿,得到两个棉花糖。”
我接着问:“可是这个屋子里除了桌椅什么都没有,你会很无聊的,要怎么等呢?”
儿子想了想,说:“我可以趴着睡一会儿觉,可以练练拳脚,或者编我的故事。”
我笑了笑说:“不错,看来你的办法还不少。在这个实验里,小朋友们也想出了不少办法,有的自言自语讲故事,有的玩手指,有的假装睡觉,五花八门,都是想办法让等待的时间不那么无聊。”
“那后来呢?”儿子问。
“后来,心理学家通过这个实验发现:那些能等到大人回来、得到两块棉花糖的小朋友,长大以后学习成绩更好,工作更出色,生活也更幸福。相比之下,那些等不到大人回来、忍不住吃了棉花糖的小朋友,他们长大以后学习和工作就很一般,而且他们管不住自己的嘴,容易吃很多垃圾食品,身材就变得肥胖。
为什么这两种小朋友长大后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那是因为他们的‘自控力’有的强,有的弱。有的小朋友愿意多等待一会儿,得到更多奖励。有的小朋友控制不住自己,只想着眼前这一点好东西。”
我问儿子:“你希望成为哪种人呢?”
儿子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自控力强的人啦!”
我问他:“那你知道自控力是从哪里来的吗?”
儿子摇摇头,我拍拍他的脑门,说:“这个地方,决定着你的自控力强还是弱。
我们人类的大脑是由两部分组成的,最里面的叫‘原始脑’,它负责人最原始的两种反应,就是,喜欢的就想要,害怕的就想逃。比如,见到好吃的就想一个劲儿地吃,见到好玩的游戏,就没日没夜地玩,看见老虎,就吓得撒丫子跑。
后来,人类逐渐有了语言,行为也越来越复杂,原始脑不够用了,就慢慢进化出了‘理智脑’。这个理智脑包在原始脑的外面,它负责用理智控制人的行为。比如,冰淇淋很好吃,原始脑就想一支接一支地吃,但是理智脑说:不行,冰淇淋太凉了,吃太多对肠胃不好。原始脑想一天到晚玩游戏,理智脑说:这样可不行,会把眼睛看坏的。。
所以,原始脑只看到了眼前的好处,看不到长期的后果。而理智脑能帮助我们用理性分析问题,控制住原始的冲动,这样, 我们就可以为了长期的好处,放弃眼前的一点点好处,这就是自控力。所以,妈妈告诉你长时间玩游戏对眼睛不好,你却总是不听,抱着iPad不放,你觉得自己是在用哪个脑想事情呢?”
儿子不回答,就嘿嘿乐。
讲到这里,儿子大致明白了自控力来自哪里。那么问题又来了:怎样才能培养自己的自控力呢?
还是和大脑有关系。我接着对儿子说:“大脑里有860亿个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们连在一起,就形成神经通路。你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决定,都会形成一条神经通路。同样的神经通路重复的次数越多,它就会越强大,就会形成自动化反应。
比如,你正在玩游戏,妈妈让你洗脸刷牙,你不想去,说:‘等一会儿。’这就是神经细胞连接成了一个通路。每次都是“等一会儿”,慢慢的,这就会成为你的自动反应,下次妈妈再催你做什么事,你想都不想,下意识地张口就来‘等一会儿’。这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应用理智脑,告诉自己,不能说‘等一会儿’,要变成‘马上行动’。理智脑用的多了,就会越来越有力量,自控力也就越来越强。而原来“等一会儿”的那条神经通路,也会因为用不到而变得越来越细小微弱,就像这山上的路,没人走了,慢慢地,野草就把路覆盖掉了。这也是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的一个好办法。”
那天上午,我讲了很多,儿子一边听,一边和我讨论。最后,我试着对儿子说:“我们不会没收你的iPad,接下来几天,由你来把握什么时候玩,玩多长时间。不过,做决定的时候,要想着问问自己:这是原始脑的声音,还是理智脑的声音?”
儿子很爽快地答应了。没想到后面几天,儿子在玩iPad这件事上确实改善了很多。
我们看,让孩子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了解一些大脑的运作原理,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出的每个决定,背后都有着心理和生理依据,其实是让孩子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是自己大脑和身体的主人,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当这种想法根植于孩子内心,孩子的行为就更容易由被动变成主动,由自发变成自觉,自然就提升了自控力,从而更容易克服和改正坏毛病、坏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