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看群消息的时候,看到有人提到了《山月记》。这本书是我去年疫情期间看到的一本书,对里面的那句“我深知自己并非美玉,故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除了这句话,我其实我对里面讲沙悟净的两则故事更有深刻的感受。
悟净评判悟空说,“他以自己的能力为标准来要求别人,别人达不到他的标准就会火冒三丈,简直叫人无法忍受。当然也可以说,他自己没觉得自己的才能是非凡的。他心眼不坏,并非有意为难别人。这一点我们也十分清楚。他只是搞不懂弱者的能力何至于如此低下,故而对于弱者的狐疑、犹豫、不安等毫无同情之心,最后便因焦躁难耐而大光其火。只要不因我们的无能而惹他生气,他其实是个十分善良、十分孩子气的家伙”。
当时我因为工作上锋芒毕露的行为,和别人发生了很多冲突,遭到了很多质疑和委屈。我在情绪极度低落,极度怀疑自己和否定自己的时候,看到《山月记》这本书里悟净的这段话,重新自己冷静下来反思自己,这段话也给了我很大的安慰,让我觉得自己其实不是一个很差劲的人,只是不懂得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再后来,我看到了《大江大河》里水书记对宋运辉说的,“你不是太独,你是太傲,你的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骄傲,而是因为自己太聪明,太优秀,从内心深处产生的那种傲慢。这种傲,是改不了的。不过,你也不用太灰心,傲,也是一个人的本钱,是你坚持不懈,不断努力前进的动力。但是,这种傲,你要深深的藏在内心深处,不要拿出来给别人看,更不要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现代工业讲究的,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社会协作,管理别人也是一种协作。你要同别人协作,就要充分了解别人的特征,社会是由大众构成的。可能,有的人不如你优秀,有的人,不像你这么上进好强,但是你又离不开他们。你要同他们协作,就要放慢自己的脚步,让别人能够跟得上你。工作,往往就是在妥协和博弈当中完成的,这就是和光同尘的精髓。就像打球一样,一只篮球队有五个人,你跑得又快,传球力量又大,谁能接得住你啊。你能力强,可以去打前锋,但是,总要有人打后卫,总要有人给你传球吧”。
人在向内自我剖析的过程,大概也就是这三个阶段吧:
第一段,对自己的认识:
《山月记》——我深知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这是年少时,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和怀疑。是一种忐忑和不安的心情。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但又不完全是孔乙己。虽然大家都在批判孔乙己读书不成,也不去做活等等。但是我还是深刻的记得,他分给了每一个孩子一颗茴香豆。
第二段,对自己的风格:
《悟净叹异》——他以自己的能力为标准来要求别人,别人达不到他的标准就会火冒三丈,简直叫人无法忍受。当然也可以说,他自己没觉得自己的才能是非凡的。他心眼不坏,并非有意为难别人。这一点我们也十分清楚。他只是搞不懂弱者的能力何至于如此低下,故而对于弱者的狐疑、犹豫、不安等毫无同情之心,最后便因焦躁难耐而大光其火。只要不因我们的无能而惹他生气,他其实是个十分善良、十分孩子气的家伙。
这是工作久了,见过了大小各种事情,经历过了各种温暖和冷漠、各种曲折与不同寻常。对所有的事情都看的开了。这算不算孔子“知天命”的境界呢。
第三段,对自己的期望:
我其实蛮聪明的,但不是大才。我总是可以意识到这点,这让我很慌张。但我又是一个自负的人,我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目空一切,甚至以认真准备为耻。总觉得随性而来的发挥比认认真真的准备更高级(所以这就是我考试前不想背书不想看书的原因吧)。后来我也因此而搞砸了一些事情,真是让人很遗憾。可是我又会因此找到托辞:如果我好好准备,就没问题。所以这不算搞砸,也不算失败。
这个阶段,失败了也能圆回来,给自己找的说辞又是那么恰如其分,“从心所欲”也就是这样了吧。
其实我也是就在刚刚,才明白这些道理。
今年的自己,做得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