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嘉琪
培根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漫步于书籍的海洋,思路如泉水一般涌来,灵感于斟酌中务实。
打开工作室第五本共读书籍《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主编是王一军和李伟平,可它却是集大家之所长进行编写。
跳出以往模式,不再汇总书中内容,力求读书输出的一种升华。
打开目录,条理清晰,目标明确。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班级活动书籍,我把它命名为“班级策划书”。
它让我感受到了层次感,采用“总分”的模式,先告诉我们班级活动的理论支持,然后告诉我们班级活动的主要步骤,最后告知我们系列的班级活动文案。
那叫一个绝!那叫一个美!爱不释手!
徜徉其中,回想《班主任工作思维导图》他们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处,还可以糅合,形成新的一份班主任日志。
徜徉其中,感受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近些年已被推崇,各个校园,各个班级无不体现在素质教育之中,不再只局限于成绩,不再单看学生的一点,而是开始着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你看,春游、亲子运动会、田园课堂、工艺展、音乐会等大型节目在学校的比重逐年增加,可见,学校开始注重素质教育,班级设置读书角、观察区、朗读亭、围棋区、绘画展、书法展各种班级活动应接不暇,可见,素质教育真正的在学校被推行!
徜徉其中,觉察觉察的魅力。觉察班级事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是班主任工作的一方面,班主任往往是最小的主任,这个主任想要把班级经营好,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抓住班级的突出的事务。把这些事务具体化、措施化,真正把发现的事情为孩子们解决。今天梁波涛老师的日更文章为《令人苦恼的清洁区》,确实这个清洁区是所有班主任苦恼的事情,有苦难言,在自己一人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何不开一个班会,让学生自由发挥,毕竟学生单纯的打扫只能解决一个最基本的打扫过了的问题,那么应该怎样保持呢?这些问题在很难解决的时候,交于学生,带领学生找出解决这个问题最佳办法。
徜徉其中,相信相信的力量。“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在这里我都能实现;大声欢笑让你我肩并肩,何处不能欢乐无限,抛开烦恼勇敢的大步向前,我就站在舞台中间。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杨培安的一首《我相信》到出多少人的梦想。相信相信的力量,而这里的相信,是相信学生的力量。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变为主体力量,那么把任务依旧交给老师,老师只会是一个“保姆” ,每天把自己累的半死却得不到很好的作用。何不把班级交给学生的。有的老师会担心,我们才一年级,这么大的任务能交给他们吗?我们的孩子都是娇宝宝,可以吃的了这些苦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只要相信孩子,孩子就可以给我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相信相信的力量!
徜徉其中,一份活儿的案例。《我爱我班》、《我是一年级新生》、《走进班会》等等一系列的案例都为我们的班会设计提供原型,可以借鉴参考,可以照搬原抄,一份份儿活的案例,真美!
掩卷而思,我体会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我理解了觉察觉察的魅力,我感受到了相信相信的力量,我参考了一份份活儿的案例,我认识到寓教于乐的乐趣……我些我都可以应用。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我愿意这样的记录,或是摘录,或是照搬,亦或是升华所想,我乐意这样的阅读,我享受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