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面对孩子是否可以保持平常心,是否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教养上不去攀比,不具功利性,相信孩子善良、真诚的本性,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才不会产生过多的“育儿恐惧”。
害怕孩子学业不够优秀,担心孩子没有特长,太多的恐惧引发父母强大的控制欲,想着掌控孩子的方方面面;结果,管得过多,孩子失去了自己成长的空间,只会听父母的指令做事,没有主动性。或者,引起孩子反抗,不再与父母交流,失去了亲子情感的联结。
父母对孩子成长担忧过多,自然对他们的要求就越多,孩子不符合要求的地方也会很多,导致父母越希望时时“管”着孩子,处处“教”着孩子。全面掌控下的教养,看起来给父母带来教养的“安全感”,却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封闭、压抑的环境,难以有自己的理想,也不会展望自己的未来,更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