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1616—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二百九十六年。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史称清朝,清代;也称呼大清国、清国,因为统治者是满族也有满清这一称呼。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1662年,康熙帝登基即位,年号康熙,是为清圣祖。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六十一年是清朝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康熙之后,继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明主。
他在位的六十年是清朝的又一快速发展时期。乾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统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国力更加昌盛;加强了同蒙、回等少数民族的联系,稳定了清朝对各族的统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阶段,史称康乾盛世。
1840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以后,英政府以保护侨民为名,出动军舰企图进攻广州,史家一般以这一事件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此后清朝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探索国家独立富强的社会变革,但都失败。
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
极盛时期的清朝,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包括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
以上文字整理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