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四十五岁,死于年华。明天即是他逝世二十周年。他生前以“沉默的大多数”自诩,警惕“喧嚣的话语圈子”。死后,“话语圈子”对他的纪念却沸腾了整整十年,且牵引了穿越二十年的王小波畅销史。
王小波的“身后之名”,是在归类贴标式的接纳、认同明晰的追捧、及其后数不胜数的致敬之作中迎来的——这多少淹没了王小波作品本身的独特与复杂性。
第一个十年里,人们先是惊呼一位过早陨落的天才,又忙不迭地为之附上“崇尚理性”、“自由主义分子”、小鲁迅”等近乎盖棺的封贴。自由主义与文化左翼,都争夺对王小波的诠释权。
第二个十年里,王式幽默早已作为话语套路席卷中文世界,成了段子手的标配。再往后,王小波又成为新一代网友眼中的“金句小王子”与“撩妹高手”。
王小波的接受史是个有趣的文化悖论,它映衬出中国90年代至今“历史的跑道”是如何转轨了。在记忆与遗忘的二十年间,“历史”悄然改写并被我们再度辨识。而在今天,或许是时候应该以阅读严肃作家的方式重读王小波了。
读王小波的杂文觉得另类,就是一北京大老爷们儿跟你有一搭没一搭地闲侃,又贫又坏,说的却是别人不能说不敢说的“真实”,自由主义言论吧。待到读了小说,我靠,这臭流氓更有程度了,天马行空想象力惊人。其实王小波吸收了很多外国现代小说的创作方法,人又聪明,爱玩叙述游戏,很多小说并不好读,比如《白银时代》《万寿寺》。但是文字的敏锐度和通透感是普通文学爱好者就能读出来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