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10
《3到6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读后感(1)
作者:简·尼尔森等
写这篇读书笔记之前,很想写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感触。
正面管教很好,但感觉得有前提条件。
那就是不能在太累的时候,压力不能太大的时候,情绪也要比较平稳的时候,可能才能做得到。
在当下,很多都是丧偶式家庭,妈妈不单要工作,做家务,还要辅导孩子学习,眼前还老晃动着一个甩手掌柜。
感觉这样的家庭,很难将正面管教践行好。
读育儿书,现在还有很多人简单的理解为照书养。读过国外很多的相关书籍之后,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
毕竟,很多好的经验和方法,是经过专业人士研究,实践,追踪调查过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不管如何,还是想要写一写,对自己读过的书进行总结,吸取能吸取的经验,学习好的方法,与每一位也想把孩子养育好的家长,共勉。
对管教的了解
一般说到“管教”时,通常的意思是“惩罚”,但其实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大声冲孩子喊叫,说教,打屁股,没收玩具,取消特权等等,是惩罚。
惩罚在当时看起来多么有效,都不会带来长期的学习效果。
惩罚具有挑战性,让大人和孩子一头扎进权力之争中,没有多余的精力,再顾及其他。
至于“管教”的概念,我们大多来自于我们的父母,社会以及今年累月的传统和想当然。我们通常相信,孩子必须遭受痛苦,至少要遭受一点,否则他们就学不会任何东西。
而正面管教认为,孩子和大人在感觉更好时才能做得更好。正面管教是教、理解、鼓励和沟通。
我们都想自己的孩子成为有能力、负责任、自信的人,惩罚从短期来看也许管用,从长远来看,它会造成反叛、抵制或不再信任自己的价值。
对管教有了简单了解,我们接着了解3~6岁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特征。
3到6岁孩子,有可能倔强、自私、难伺候,不尊重人,咬人还爱打人,不愿意刷牙,晚上不愿意睡觉,总是和父母对着干,自我意识强烈,父母说的话听不进去等等。(家有乖乖宝的,略过)
3到6岁孩子是孩子童年最忙碌、最兴奋的几年,体力、精力超级充沛、好动,记忆力,语言学习能力、模仿能力非常强。
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强烈的探索世界的欲望,本能的情感、认知和身体发育需求,他们闹腾、折腾,没有片刻安宁,他们正在习得并练习社会技能,学习进入家庭之外的世界,在这过程中,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和父母或者照料人的期望不吻合,甚至格格不入。
所有的这一切,既让父母惊喜,又让父母疲惫不堪,甚至绝望。
有的父母会认为这些都是孩子的问题,性格天生如此,无法改变,于是采取强硬的管教措施。有些父母会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我有没有什么办法改善这一切?
《正面管教》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将会看到“和善与坚定并行”、“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方案”之类的概念,将会了解教给孩子社会和人生技能的重要性,将养育看成一种长期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一系列的危机和问题,会有多么重要。
为人父母, 需要持续的学习,不间断的更新认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人”包括自己的孩子,平等的对待孩子,而不是高高在上,发令施威,态度行为强硬。
想要了解正面管教,我们先来大概了解一下,养育研究的先驱:阿德勒和德雷克斯。
正面管教是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他的同事鲁道夫·德雷克斯的工作为基础的。阿德勒是维也纳的一名精神病学家,与佛洛伊德是同一时代的人,但是他与弗洛伊德在几乎所有事情上看法都不一致。
阿德勒相信,人类的行为是由对归属、自我价值、情感联结和重要性的渴望所驱动的,而这受我们小时候对自己、他人和我们周围的世界所做的决定的影响。他相信每个人都有得到尊严和尊重的平等权利,包括孩子们。
鲁道夫·德雷克斯也是维也纳的一位精神病学家,是1937年移民到美国的阿德勒的学生。他是“在所有关系中——包括家庭中——都需要尊严和相互尊重”这一理念的热情的倡导者。
3~6岁的孩子中,很多被人们贴上“不良行为”标签的行为,更多的与其情感、身体和认知的发展有关,并且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如果我们不加以学习,分不清孩子哪些行为是与其年龄相符,简单的以为那就是“不良行为”,并粗暴的加以干涉,制止批评,将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小孩需要教、指导和爱,这是正面管教的一个很好的定理。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正面管教?
1.相互尊重
通过尊重自己,尊重孩子的需求和人性,让孩子看到什么是坚定和善。
如果能做到相互尊重,你的家长已经秒杀了,很大一部分家长。
2.理解行为背后的信念
所有人类行为都有一个目的, 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才能更有效的改变孩子的行为。这就像警察破案,得找到犯人的目的和动机,才能有效提高破案几率。
3.有效的沟通
父母和孩子都学会倾听,用尊重的话语去要求。让孩子思考并参与,而不是告诉他们想什么和做什么时,你会更好的听和做。
孩子都有向好心,好胜心,多鼓励,很大的激发他们的参与性。
4.理解孩子的世界
他们会经历不同的成长阶段,会面临不同的成长任务,他们有自己的出生顺序,性情,已经掌握或缺失的社会和情感技能,对这所有的情况都加以综合考虑,会比较容易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对他的行为做出更好的回应。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但他们也有成长压力,困惑,挫折,情绪困扰等等问题,需要家长细心发现,耐心引导。
5.能教给孩子技能的管教
有效的管教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和人生技能。
我们认为非常简单的事情,对一些孩子来说,可能会非常难。把自己变回孩子,感同身受,手把手仔细认真教,才是有效的教,孩子才能真正学会。
6.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惩罚
责备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刚开始,孩子还小时,父母决定如何着手处理挑战和问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与孩子一起,找到对你们所面临的挑战,有益的解决方案。
7.鼓励
多鼓励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不只是只有成功了才鼓励。鼓励能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
8.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
让孩子感觉到羞愧,耻辱甚至痛苦,他们并不会做得更好。他们在感到鼓励、情感连接和爱时,才会更有动力,合作学习新技能,爱并尊重他人。
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愿望和需求是不同的,真正的需求比我们想象中要简单,真正的需求都应该被满足,但是屈从于孩子所有的愿望,将会给孩子和自己造成大问题。
孩子需要食物,居所和照料,需要温暖和安全,不需要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不需要在卧室里放一台电视机,不需要非常多的玩具。他可能想跟父母睡,但是通过学会在自己的床上入睡,他会感觉到一种自律感和能力感,当然让孩子学会入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学习。他也许喜欢炸薯条和含糖的汽水以及一切的膨化食品垃圾食品,如果你禁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经常提供这些食物,你可能就是在为儿童(和成年)肥胖打基础。
了解了这些,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孩子的四种基本需求:
1.归属感和价值感
2.对自己能力的感知
3.个人的力量和自主
4.社会和人生技能
今天暂时写到这,四种基本需求的具体解说,应当避免的管教方法,和让孩子合作的管教方法,会在明天的读书笔记(2)里,继续写。
每天更两文,怕明天过年太忙,没空更文,今晚熬夜了。
祝大家春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