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这“三气”,才能成大器!
来自:网络
有人说,成功需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精神;
有人说,成功需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顽强意志;
还有人说,成功需要“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的勤学习惯……
一个人想要成大器,需要的优秀品质有很多。
但我认为,一个人想要成为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物,必须具备这三“气”:
年少时就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气。
成长中还要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正气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
一、立下凌云壮志,确定奋斗目标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可见,早早立下远大志向,对一个想要成才的人何其重要!
志向,就像是漫漫长夜里海面的灯塔,给舵手指引了正确的方向。一个人只有先树立一个志向,确定了奋斗的目标,在前进的道路上轨迹才不会偏斜。
纵观古今的伟大人物,哪个不是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凌云壮志!
王阳明不仅是明代的高官,做过兵部尚书、都查院左都御史,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
在他12岁时的一天,他向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人生的第一等事?”
老师立刻回答道:“当然是像你父亲一样,考取功名了。”
但王阳明却不认同,他认为:考取功名算不上是人生的第一等大事,唯有成为圣贤才是最重要的。
当时,王阳明的父亲已考中了状元,听了儿子的话,觉得他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就笑着说:“圣贤可是孔子、孟子努力一生才能达到的巅峰,你这是不着边际的想法啊!”
但王阳明并没有因为父亲的打击而放弃“当圣贤”的志向,反而把这个目标当作他一生的追求。
正是这个远大的志向激励着他前进,最终让他成为了著名的哲学家,令后人称颂。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说过:“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在男女平等的今天,生而为人,不管是男儿还是女子身,都应当做志向远大的人,并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而不懈奋斗。否则你就等于白白来世上走这一遭。
现代诗人汪国真在他的诗里写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当我们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应该心无旁骛地朝着这个目标执著前行。
无论在前进的道路上发生了什么,都不能动摇初心,更不能半途而废。
即便是命运多舛导致处境贫困潦倒,也不能放弃最初的志向。正如王勃所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要相信总有一天,风雨过后终见彩虹,你就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二、一身浩然正气,何惧邪气侵蚀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他的诗中写道:“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意思是: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古今凡是成大器者,都能一生保持一身浩然正气。或成为名垂青史的伟大人物,或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王阳明便是这样的典范。
1506年,心狠手辣的佞臣刘瑾权倾朝野,一些刚正的大臣对其弹劾不但没有奏效,反被迫害。有的被罢免官职,有的被抓去坐牢。
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了明哲保身的态度。但王阳明却不退缩,为了伸张正义,他给皇帝写了一封信。为此他不仅被打了四十军棍,还被关进了锦衣卫的大牢。
冬天来了,王阳明肺病发作,在阴暗潮湿的监牢里简直是生不如死。但是面对刘瑾递过来的“橄榄枝”,他仍不妥协,坚守着自己做人的底线。
后来,王阳明又被流放到偏远的贵州龙场,在路上还遭到了刘瑾所派爪牙的追杀。
但他历经千里大逃亡,最终在贵州龙场涅槃重生。不仅让当地居民和官绅折服,还在那里静心悟道,创建了心学理论。
王阳明正是因为有一身浩然正气,所以才能无所畏惧地面对重重磨难,最终成为令后人敬仰的圣人。
回眸历史的长廊,满身正气者各具千秋:
正气,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
是郑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不屈不挠;
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铁骨;是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身自爱。
所以说,正气不仅是可贵的民族气节,还包括做人应有的正直无私、高尚纯洁、坚强勇敢等品质。
在当今社会,行于官场,不贪污受贿是正气;行于商场,不纸醉金迷是正气;行于职场,不勾心斗角是正气。
面对邪恶势力,怒目冷对是正气;看到以强凌弱,拔刀相助是正气;身处灯红酒绿,洁身自爱是正气!
做人唯有一身正气,才能在人世间行得稳,立得直!
三、一身铮铮铁骨,亦是高洁风骨
近代著名画家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深以为然。
骨气不是性格倔强,行为执拗,而是一个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人,面对邪恶或暴力时所表现出的气节。
也就是说一个有骨气的人,必定是一个有一身浩然正气的人。
我国东晋末年著名诗人陶渊明便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东晋末年,朝廷日渐衰败,官场一片黑暗。陶渊明虽然陆续做过一些官职,但由于他淡泊名利,等于是过着半隐退的生活。
在他41岁的时候,在朋友的劝说下,他再次出任彭泽县令。上任不久,正巧碰上浔阳郡派遣的督邮来检查公务。
浔阳郡的督邮刘云是个贪婪又凶狠的家伙,凡是他巡查之地,必向当地县令索要贿赂。若是索要不得,便会栽赃陷害。
一名官吏指点陶渊明,让他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去迎接那位督邮。
陶渊明却说:“我怎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
说完,陶渊明拂袖而去,辞职归乡。从此后再没踏入官场。
其实,他只要讨好一下那位督邮,就可以保住县令之职,过舒适生活。但是,他宁愿选择艰苦却清静自由的田园生活,也不肯降低自己的人格,抹煞自己的气节。
因为,让他没有骨气地做人,他不能安心,更不能开心。
正如唐代“诗仙”李白诗中写的那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古往今来,凡是仁人志士,都是有骨气的人:
屈原看到国家灭亡,悲愤投江;司马迁忍受宫刑,也不放弃理想;苏武异国牧羊19年,也不背弃故国;文天祥宁死不降,英勇就义……
骨气,可以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贞,也可以是“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的清高。
生活中,不向恶势力屈服是骨气;不与小人同流合污是骨气;不依赖别人,自力更生也是骨气。
志存高远者,一身凛然气;一身正气者,必然有骨气。
不甘平庸的你,在前进的道路上,请你用志气指引方向;用正气披荆斩棘;用骨气傲对风雨;最终必能登峰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