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的一大错误就是与糊涂的人解释明白话。这句俗话告诉我们,与聪明人交往是一种愉悦的体验,而与糊涂人交往则可能会引发纷争。孔子曾经说过:“与其与糊涂人交谈,不如保持沉默。”这意味着,与不明白道理的人交流是没有意义的。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解释,他们也无法理解我们的意思。如果我们继续与他们交流,只会增加我们的烦恼,甚至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有一次,迎春的下人偷东西不承认,府上众姐妹为了帮迎春讨回公道,但迎春却表现得漠不关心。林黛玉对其说:“如果二姐姐是个男人,将来一家大小如何裁治?”我们都知道,《红楼梦》中的女儿们有千般忧愁。女人不能扮演男子角色并立下军功,但她们却能在后院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贾府的事务并非由贾政或者贾琏来管,而是由王熙凤来主持。尽管林黛玉和迎春都是待嫁的闺阁女子,但林黛玉不好意思直接对迎春说:“你这样,嫁人以后怎么管理家务?”因此,黛玉用“二姐若是男人”来规劝迎春。然而,迎春并没有理解黛玉的意思,她笑着回答道:“多少男人对此也无能为力,何况是我呢。”黛玉听后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和旁边的宝钗相视而笑。最终,迎春在丈夫孙绍祖的欺凌下度过了一生。
不要与那些听不懂你言辞的人争论。通常,值得你辩论的对象都是能够相互理解的人。通过辩论,你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有些人根本不值得你与之争论。他们与你的思维完全不在一个频率上,你说得越费力,他们越感到困惑,甚至会产生误解,引发争端。他们会认为,你的解释和辩论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感到烦恼。因此,在与人争论时,要明确辩论对象,不要随意向无进取心的人阐述观点和思想,否则会遭到嘲笑。不要与无知者辩论,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听你讲道理。
古时候发生一起争执,一方声称数字为四四十六,而另一方坚称数字为四四十八。争执最终升级至府衙,寻求县令的明断。县令以无罪释放四四十八的一方,而对四四十六的一方判处三十大板。随后,有人对县令的判决提出质疑,县令回答道:“与愚昧之人争辩,只会让局势更加混乱。不打他,就没有人会受到惩罚。”智者懂得不与愚昧之人争辩,明智之人也不会寻求在愚昧之人中获得认同感。因为我们无法说服一个愚昧之人,就像我们永远无法唤醒一个装睡之人,无法使其明白事理。愚昧之人的论断与哲学上的诡辩有所区别。诡辩者会运用一些理论来证明其具有欺骗性的观点,这种辩论方式经常在辩论赛中被使用。而愚昧之人根本不屑于证实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言辞中充满了“就是”、“本来”、“就这样”。与愚昧之人争辩,聪明人已经处于劣势,因为无论你说什么,他总会以“事情本来就这样,你为何非要这样说”作为反驳,使你无言以对。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无法达到每个人的认可的现实。无论是工作上的决策,还是人际关系中的抉择,我们都会遇到各种意见和观点的碰撞。然而,我们并不需要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变得迷茫和动摇,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选择不与糊涂人争长短,就好像我们在购物时,遇到一个商品不符合自己的需求,我们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去争辩它的好坏,而是会继续寻找更适合自己的选择。同样地,当与一些顽固的人争论时,我们可以选择保持沉默或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争吵中。这样,我们可以避免生出许多无谓的是非,保持自己的心灵清明和宁静。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