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邱国鹭大神的《投资中最简单的事情》一书更多是建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实操方面还需要参考更多书籍,在梳理总结投资观念的同时,也推荐一些实操性更强的书籍。
【总结】
投资原则:坚持只选择便宜的好公司,品质、价值估值和时机
内在逻辑是判断企业所在的行业是一个好行业,企业再行业中是一个好企业,然后当前该企业的价格低于价值,如果是则买入,如果不是则等待
一、品质 - 以实业的眼光做投资
行业分析:
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竞争是否激烈(激烈竞争的行业往往存在互掐谩骂)?
行业集中度是否高,新入者门槛是否够高,一家独大 > 一超多强 > 两分天下、三足鼎立 > 百花齐放
企业分析:
自己做的事别人做不了(门槛决定利润率):公司是否拥有定价权和核心竞争力,定价权可能来自于公司的品牌美誉度、专利、技术实力、寡头垄断的地位等等,视行业而定,需要具体分析
自己做的事可以重复做(可复制性决定了销售增速)
胜而后求战,不要战而后求胜
ps:成长股vs价值股,倾向于价值股,因为低估容易判断,成长不确定更高
常用工具:
波特五力模型
重点搞清楚:公司对上下游的议价权,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行业对潜在进入者的门槛
差异化分析:
1、品牌:具有美誉度和知名度,可以用来炫耀的产品更具有定价权。
2、回头客:少量多次最佳,大订单具有可不持续性
3、单价低:高单价产品消费者价格敏感,单价低卖家具有高更高的议价权。汽车企业更多靠规模效应和精细化管理,全世界市值最大的汽车公司是丰田而非奔驰。
4、服务网络:产品销售半径小是优势,地方垄断也是优势。
5、先发优势&更换成本:iphone11
ps:本质是用来判断定价权的思考逻辑,而非教条,不具有绝对性
那具体如何做行业分析、企业分析呢?
补充阅读:《巴菲特的护城河》、知乎: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
第二个原则:估值-买便宜的公司
常用工具:
1、杜邦分析法
弄清公司过去5年究竟是靠什么模式赚钱的(高利润模式,高周转,还是高杠杆),然后看公司战略规划、团队背景和管理执行力等是否与商业模式一致。例如:高利润模式看广告收投入、研发投入、产品定位、差异化营销是否合理。高周转模式看其运营管理能力、渠道管理能力,高杠杆模式看成本控制能力、融资成本高低等。
2、估值分析法
在两个维度上做对比。横向和其同等时期竞争对手比;纵向上和不同时期历史上类似公司对比
那具体如何做估值分析呢?
补充阅读:《手把手教你读财报》《公司价值分析案例与实践》《证券分析》
第三个原则:时机-人弃我取,逆向投资
特别警惕:不要拿自己的购买价格作为标尺,永远以价值作为标尺,避免误判
四大周期:
政策周期、估值周期、经济周期、盈利周期
熊末牛初时,股市见底的顺序:
政策周期宽松先于市场周期,先于经济周期,再先于企业的盈利周期。(熊末牛初时,往往微观基本面较差)
股市见底信号:
1、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2、M1见底回升 3、降准降息 4、成交量极度萎缩 5、社保金入市 6、大股东高管增持 7、机构持仓在历史低位 8、新股停发或降印花税 9、恐慌指数VIX最大
暴跌是否抄底:
有无替代品。若有替代品,则谨慎,若无替代品,则积极。
是个股问题还是行业问题。如果是个股问题,避开涉事个股,如果是行业问题,关注受影响的个股。
是主动违规还是“被动中枪”,前者需谨慎,后者可积极。
问题是否容易解决。若容易解决,则积极,若难以解决,影响可能长时间持续,需谨慎。
涉事企业是否有扎实的根基,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广泛的品牌美誉度。
是否有突出的受害者个例,这决定了事件对消费者的影响是否持久。
需要考虑是否具有反身性,比如银行暴跌将导致挤兑,导致恶性循环,可口可乐暴跌完全不影响业务
风险:
价值风险:
1、技术进度淘汰的:柯达
2、赢家通吃的行业里的小公司
3、分散的、重资产的夕阳行业
4、景气顶点的周期股:5g,警惕,研究清楚周期很重要
成长陷阱:
估值过高
新兴行业技术线路踏空
无利润增长:烧钱、送钱,除非高客户粘度和转换成本的行业(qq、c2c)
成长性破产:固定资产、人员、存货、广告大量投入,现金流紧张
盲目多元化:为了得到资本市场的高预期,随意进入新领域,且多元化不互补不相关(横向完善产品线,纵向整合产业链的另说)
树大招风:无门槛,面临山寨(团购)
新产品风险:医药行业等无法快速迭代的行业,需考虑试错成本的承担能力
寄生式增长:零部件生产商
强弩之末:过渡外推,以为过去的高增长是永续的,买成长股需要警惕这一点,要跟踪渗透率和饱和率
补充阅读:《股市进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