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装了,其实你没病》共读
第1章:这都不叫事
1.你真的有拖延症吗?
上次读书呢我主要是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角色去读,而这次我想带着生涯学习者的心态来读。先把书看字面意思读完,读的时候会发出那种会心的微笑,真的是欢乐。
打卡的时候,我就在又把书翻回去,从头来读的时候,我就在想跟我学到的生涯课程当中的哪些内容是有关联的呢?
现在,我尽量的从生涯规划师的视角,来再一次的品读。
1.你真的有拖延症吗?
这其实是时间管理问题,四象限法——重要紧急、不重要但紧急、紧急不重要和不重要不紧急。这个理念都明白,但遇到具体事情,我们就会混乱。
老师对5个场景逐一剖析,解读各种所谓的拖延,其实背后各有隐情,没有太多理论,句句直接戳中了核心的要害。
2.孩子真的厌学吗啊?
这个话题是从学习的角度来讨论的,老师讲为什么大山里的孩子爱学习啊?是他们内心的那种需求,也就是说内在动机。
为什么有的人很年轻的时候就混日子,而有的人七十岁了还手不释卷?讲的是人生的追求不同,对待读书的态度也不同。
这时候,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成功的途径,而是关乎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内心对真理知识的无限渴求。
还有,为什么有的人会主动学习,而有的人是被动学习?
老师说,主动学习的人会把自己今天的学习跟未来的目标联系起来;而被动学习的人要么没有目标,要么一直没有摆脱内心对学习的抗拒。
所以,从人类好逸恶劳的本性出发考虑,没有内心的需求,缺乏清晰的目标,也没有目标的规则束缚,谁又能够去坚持学习呢?
我想这个厌学的话题,老师讲到的是两点:
一是说内在动机,或者说目标,就是你是否有一个远大的目标;
二是趋利避害,趋利——为了更美好的明天,很美好的未来;避害呢,拿不写作业的这个事情来说,如果不好好写作业,可能会被父母打,这就是避害。
3.你真的有强迫症吗?
我们所谓的强迫的行为和强迫的思维,其实都是正常的,很多人也都有,那不是强迫症,只是一种比较谨慎的生活习惯罢了。
老师说——真正的强迫症,是强迫与反强迫共存的。比如,你锁上门以后再推一推,推完了以后,还要问自己为什么要推,觉得这样是不应该的,也就是说你自己的内心是存在着各种不好的念头,又觉得自己不应该想这些,心理的表现是有一个自我的冲突,就好像有两个我在打架。
4.你真的是人际关系不良吗亲?
老师举了四个场景——
觉得很多人都是奇葩,让人感到不爽;
怎么来搞好跟周围人的关系啊,其实你应该知道怎么去搞关系;
为什么不去做呢?就是一个选择,你是选择坚持了自己,还是选择了宁为玉碎?原因就是那个人对你不重要;
如果是同样的话,同样的事,换个人,结果会如何呢?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为什么要演?因为出场费很贵,为什么不言?因为你看不上那份儿盒饭。
人际关系的话题,联系到生涯课的学习,我觉得一方面是适应问题,谁有决策权,没有决策权就要愉快地答应并做好;另一方面,涉及人格和性格,人格就是在不同场景我们需要戴着面具表演。
5.孩子真的有多动症儿吗?
这个话题老师的分析是比较透彻的,我在读这一段内容的时候,感觉好像不是一个生涯话题,而是一个亲子教育的话题。
老师点出家长的期待是否合理,然后遗传的角度,榜样的角度,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的表现,解读了什么叫多动症。
我觉得,其实不是孩子有多动症,而是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天性。
从亲子教育的角度,现在不提倡奖励和惩罚的,而是更多地是去客观地看见孩子,鼓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