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思维精进的利器」
文 / 阿鲜 图 / 来自网络
你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哪座吗?
没错,是珠穆朗玛峰。
那你知道世界第二高峰是哪座吗?
没错,你不知道。
你知道,世界上登录月球的第一人是谁吗?
Of course,是阿姆斯特朗。
那你知道第二个踏上月球的是谁吗?
Of course,你不知道。
人们往往只会记住第一,因为第一占据了80%的影响力,获得了80%的宣传力,当然,也获得了80%的收益。
这就是头部效应。
一旦你成为了某个系统的头部,“头部效应”就开始发挥作用,你的优势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名声,你的名声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你的机会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收益,你的收益会继续扩大你的优势,最后带动你获得比常人快速的成长力。
“头部效应”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
地域上,我们可以把北上广深,称作头部地域。
行业上,不同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头部”,如我们熟知的BAT。
职场里,一家公司的首席设计师是“头部”,因为他有更多机会拿大项目。
如果一个领域有人能获胜,那一定是头部的人。
每个人都有成为头部的潜能,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头部呢?
《跃迁》里谈到,越是普通人,越需要懂得借助外力,利用头部效应放大自身优势,找到自己可以进入的头部区域。
头部效应有三原则:
1.从价值出发而非优势出发。
2.思考差异化优势。
3.从身边头部做起。
头部效应三原则的背后,是对常见误区的提醒。
比如,做职业规划时,我们常常被建议应该从自己的优势出发,先看看自己具备什么能力。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为什么?因为身为一个场外选手,你很难判断自己真正的优势。其次,你过去的优势,并不等于你现在的优势。
再比如从身边的头部做起。这两年火热的自媒体写作,让不少人的钱包做了瘦身运动。我也不例外。学习写作是件好事,是值得做的事情,但如果目标是赶上这波内容营销的热潮,争取头部流量,恐怕还需要再思量一下。因为,在这个头部流量已被瓜分的领域,想要异军突起,很难。
《跃迁》告诉我们:不要想得太远,从身边的头部做起。
如果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你迷茫不知所措,那你可以用“头部效应”去规划你的职业生涯。去有头部资源的城市,去头部的公司,去头部公司里的头部部门,成为头部部门里的头部成员。
如果你是快递员,那你可以思考如何先成为快递员的头部。
如果你是团队合作的一员,那就考虑如何成为团队更细分领域的头部。
自媒体圈的人都知道秋叶大叔,那在饭团火热的这段时间,秋叶大叔为什么不开饭团呢?
因为饭团的头部流量已被抢占,大叔知道自己做不了饭团的第一。
但不要忘了,头部效应三原则里还有第二个原则——思考差异化优势。虽然在饭团领域,大叔没有抢占头部,但是在头条电商这一块,大叔算得上绝对的头部。大叔的头条IP训练营,只做头部资源,因为他深喑头部带来的“马太效应”。
“再小的系统头部,都有产生巨大的效应,推动你去下一个头部。你要做的就是,从身边开始,占领你视线里的第一个头部。”
总结:
头部效应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抢占高价值、有优势的头部,然后从小头部走向大头部。
不得不说,《跃迁》是一本能改变、精进大脑思维的一本书,看过《跃迁》很多道理、事件你一下子就能想的更明白了。书是好书,思想是能启发人的思想,但是别忘了一点,保持自己独立思考,不沦为他人思想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