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她说, “分属两个不同‘粉丝圈’的学生常常闹矛盾”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为了寻求安全感和价值感。什么是安全感?安全感来自孩子对已知世界的掌控。一个孩子最根本的安全感,是父母在其7岁之前给的。这个时期,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
樊登老师在讲《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一书的时候,谈到文化遮蔽性现象,他们是某个地方的人,就会自然地认为对这个地方好的事情就是正确的。这就是文化的遮蔽性。
针对班级里共同喜欢一个粉丝,班主任做法:
首先,班主任可以将《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
维工具》这本书介绍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理解文化的遮蔽性和安全感的来源、本质。
其次,班主任可以和学生聊聊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粉丝。
去阅读、思考、锻炼身体,让身体保持健康,让心灵保持宁静。
最后,班主任可以组织本班学生和另一个班的学生共同举办一次活动,让学生各自去搜索自己偶像的故事(突出其敬业精神和抗挫折能力),以“谈谈我的偶像”或“我们要向偶像学习什么”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家长和老师做评委,选出优异的奖。
➤31.她说,“我对学生有求必应,专家却不认可我的做法”
爱的教育,是首先满足学生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而本能的教育,则是首先满足我们自己的安全感和价值感,忽视或漠视学生的安全感和价值感。
我建议,你选择;你选择,你负责;你负责,你面对;你面对,我陪伴。
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指出一个孩子在成长期容易自卑的三个原因是:1.身体缺陷;2.过分宠爱;3.过分忽略。
陶行知曾说,你替孩子做得越多,越是害孩子。因为,经验被你拿走了,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却培养出了不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自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