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孩子记忆力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在35《怎样培养记忆力》36《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中进行了详细论述。
怎样能让孩子长时间的保持记忆的内容不忘记。首先,我们要激发学生自己想学、爱学的动力,只有这样他们才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想一切办法去识记内容,而这样凭借自己的能力记住的内容是最牢固的。就像书中说到的那样: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的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
这一条建议也告诉我们记忆的训练是要靠毅力坚持的,它也是一个长期累积训练的过程,不可能追求短期的立竿见影的收效。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前期就开始为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 引导孩子到周围的世界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现象和规律,并愿意把自己的发现所得分享给他人,从中获得满满的自豪感。 这样,他们就会看见事物现象表面下的深刻的、实质性的东西。
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表述发现的内容, 探索到的规律,即使表达的不够准确,表述的不够清楚,孩子的思维和语言也能得到了锻炼,这种记忆在脑海里也会是深刻而持久的。加上学生持续的观察和发现,他的认识会持续增加和不断的自我完善,这部分内容会越来越深刻和完美。
结合着叶修老师分享的《高效学习策略》中提到了——数量逻辑。通过不断的迭代,把一个内容做完美。也就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学习上要遵循螺旋上升的规律。
苏霍姆林斯基在36条里又提到了阅读对记忆的重要性。
教师不能用教小孩子时的方法去教少年和青年。
这样会让少年和青年机械的去记忆教科书中的内容,知识在他们那里变成了一块块的随时提取的应付考试的内容,而不是自己知识网络中的一部分。(不能很好的把新学的知识同化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
通过大量的阅读,让自己的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之间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孩子提前阅读相关的书籍,因为阅读时并没有抱定要识记的宗旨,但是其中许多内容都可以记住,这其实就是不随意识记。这种识记建立在浓厚的兴趣、思考和读得入迷的基础上。 而这种阅读兴趣有助于使人的思维活跃起来。人的思想活动越积极,他的随意记忆就越发达,他保持和再现大量材料的能力就越强。如果一个人思考过的材料比教科书中要熟记的材料多好几倍,那么再照教科书去识记,就不会是死记硬背了。这时的识记就成为了有理解的阅读,成为一种思维分析过程。如果有意的、随意的识记是建立在不随意识记、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的,那么少年们在学习教科书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疑问。他知道的越多,他不理解的地方就会越多;而不理解的地方越多,他学习教科书的正课就越容易。
我的反思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强调起孩子在幼儿和小学阶段要进行大量的阅读的本质所在吧。幼儿期的阅读增加了孩子的词汇量,而词量词汇量的增加会让他们在接下来的表达方面更加的丰富、生动和有趣。而少年时期的阅读,会激发孩子们探索外部世界的兴趣,这种无压力的但有引导的阅读,会让他们记住很多内容,为孩子们接下来的学习增加了大量的知识背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的加深,孩子接触的许多知识远离生活,因为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滋养,课本的内容学习起来就相对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