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防御、说服。
三大产品经理做出了全世界最大的三个社交网络产品,他们分别是:
- 做出了Facebook的扎克伯格
- 做出了QQ的马化腾
- 做出了微信的张小龙
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性格内向、不爱社交。
为什么性格内,甚至有社交障碍的人,却会做出亿万人依赖的产品 ?
Sony在准备推出音箱新产品时,找到了一下潜在的消费者,来讨论一下新产品应该是什么颜色:黑色还是黄色。
经过一轮讨论,每个人都认为消费者应该更倾向于黄色。
讨论结束后,为表示感谢,每一位参与讨论的人可以免费带走一个音箱,颜色随便挑,结果每个人拿走的都是黑色音箱。
人为什么是口是心非 ?用户研究到底要怎么做 ?
人会基于自身所处的角色、所在的场景和个人的认知判断,选择性的说一些他觉得正确的话。 上述讨论的场景中所谓“正确的话”,并不代表这个用户的真实的选择。
如果不是在公开的角色中,自己回家看个电影、选个产品,还是会按照自己的真实需求来。
如何做一个好的产品经理
- 体会各种人的情绪与潜意识;
- 不被一个人基于角色化交流而说出的言辞所迷惑;
- 看到人基于潜意识流露的真实选择。
好的销售擅长的就是打破防御,因为任何一个人对销售人员一定是防御的。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则是根本不让用户启动防御。
一个产品如果引发用户启动意识,让用户思考,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推开用户。
因为意识即防御。
产品是被动的艺术
好的销售都有攻击性,他们擅长突破别人的防御。
但是作为静态的产品,其实是没有机会说服用户的。所有让用户思考、琢磨一下的产品,其实都是给自己抬高门槛,降低转化率。
一个产品要做的就是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
熟悉的感觉就是潜意识里觉得安全的感觉,这样就不会触发防御。
潜意识是如何形成的
潜意识是心理学里非常重要的词,有志于做产品的同学一定需要花时间去研究。
我们潜意识里已经存在的东西,是什么时候被放进去的呢 ?
一是童年的时候。
二是催眠。
微笑是一种催眠,因为它会让你放下防御。
重复是非常重要的催眠,这是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最重要的方法。
总结
“性格内向的人更容易从用户的角度思考”
意识即防御
“产品是被动的艺术,引发用户思考的产品,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推开用户。”
如何催眠用户:
营造熟悉的感觉。
不断的重复。
“人欲即天理”,要尊重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