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注释】
道常无名、朴:老子以“无名”喻“道”,如四十一章“道隐无名”。“朴”乃无名之譬。木之未制成器者,谓之“朴”。(释德清说)
小:“道”是隐而不可见的(道隐无名),所以用“小”来形容它。
自宾:自将宾服于“道”。
民莫之令而自均:五十一章说“道” 之生育蓄养万物时云:“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言无人指令而“道”能自然化育万物。这是说人们无需指令而“道”之养物犹甘露之自然均普。
始制有名:万物兴作,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名称。“始”是指万物的开始。“制”,作(林希逸注)。“始制有名”即二十八章所说的“朴散则器”。
知止:知道行事的限度。“止”,适可而止;即行事有个限度。或“止”谓行止,指处身行事。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蒋锡昌>说:此句倒文,正文当作“道之在天下,譬犹江海之与川谷”。该正文以江海譬道,以川谷譬天下万物。
【今译】
道永远是无名而朴质状态的。虽然幽微不可见,天下却没有人能臣服它。侯王如果能守住它,万物将会自然地归从。
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降下甘露,人们不须指使它而自然润泽均匀。
万物兴作就产生了各种名称,各种名称已经制定了,就知道有个限度,知道有所限度,就可以避免危险。
道存在于天下,有如江海为河川所流注一样。
【引述】
老子用“朴”来形容道的原始无名的状态,侯王若能持守无名之朴的道(亦即是持守它那自然无为的特性),人民当能安然自适,各遂其生。
道的功用,均调普及,“民莫之令而自均”。这具有一往平等的精神。
这原始朴质的道,向下落实使万物兴作,于是各种名称就产生了,定名分,设官职,处身行事就有着适度规范了。
【他说】
道的用是变,也就是佛家讲的无常,它不永恒固定,随时都在变。天地间的事物没有不变的,所以“道常无名”,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形态,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应用。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这个“朴”字,代表道的原始运用,最初的运用,最细微的运用;这个“朴”看起来很小,但天下没有人可降服它的,“臣”字则是降服的意思。
我们常说一句话,处事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千万不能说我只想做大事,小事就一概不管;假如小事都做不好,还能做大事吗?连一锅稀饭都煮不好,却说要救天下国家,那不是吹大牛吗?现在的年轻人常常落入一种幻想,光想做大事,但又不脚踏实地地去干。 “朴”是个小点,不要轻视这个小点,因为它的关系非常的大。要做一件大事业,如果小的地方不注意,可能就危及大局了。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如果真懂得“朴”的应用,才能做一个帝王,或做一个领袖;以现代观念而言,一个家庭中有一大堆子孙,你在家就是领袖,也是个侯王。你这个侯王就要懂得“守朴”,最基本的一点朴实无华要守得住。能抓得住基本那一点原始的运用,“万物将自宾”,宾者客也,那万物就由你做主,都向你这归依而来了。
你的收获是什么?有什么不一样的理解吗?欢迎发表评论!
文章说明:内容参照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南怀瑾《老子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