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遍“整个中国”
在杨宪益的翻译书单里,不仅有《红楼梦》这样最受西方认可的译本,而且他还与夫人戴乃迭共同将《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选》、《聊斋选》、《儒林外史》《老残游记》《离骚》、《资治通鉴》《长生殿》、
《牡丹亭》、《唐宋诗歌文选》等介绍到了国外。
生于 1915 年的杨宪益有着良好的家世背景。父亲杨毓璋曾经留日,还当过天津中国银行行长。家境富足的杨宪益,自小便在英国教会学校的氛围中长大的。虽说他从来都不是一个用功读书的人,但其文采和聪慧却是有口皆碑的。在留学英国牛津时,出于好玩,他一口气把《离骚》按照英国18世纪的英雄双行体的格式翻译了出来!那一年,他24岁。1953年,杨宪益跟一群科学家、艺术家一起接受毛泽东主席接见时,周恩来总理还特别介绍:这是一位翻译家,已经把《离骚》译成了英文。
文革曾中断了杨宪益和夫人的翻译事业。直到1982年,杨宪益重拾译笔,发起并主持了旨在弥补西方对中国文学了解的空白“熊猫丛书”系列。这套丛书既有《诗经》、《聊斋志异》《西游记》、《三国演义》《镜花缘》等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也收录了《芙蓉镇》《沉重的翅膀》以及巴金、沈从文、孙犁、新凤霞、王蒙等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一代文化桥梁
2009年9月,中国翻译家协会授予杨宪益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是继季羡林后获得该奖项的第二位翻译家。有人说他“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可也正是在当年的11月份,这位翻译界的泰斗溘然长逝。有人感叹:一道文化桥梁断了,而且这道桥梁还缺乏修补的高手,他留下的译作,很可能只能让后人高山仰止而无法超越。
有研究者认为,杨宪益倾向于文化翻译观,即翻译行为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一种以文化移植为目的的跨文化活动。现在看来,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全球文化趋于一体的形势下,单纯的语言翻译的确已不能满足各个国家人民希望加深了解的愿望。最直接也最深刻的理解是文化层面的理解,杨宪益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用他的行动,把事业定义在了文化输出而非语言转换的更高层面上。他的翻译思想既轻灵又厚重,他的译作兼具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的双重分量。这让本就薄弱的对外翻译领域更是望“杨”兴叹。但值得欣慰的是,总有某个国家的某个角落,会有人捧着杨宪益的译作读得
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