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这一年我见到了教育界的很多人才,他们在讲台上神采奕奕,挥斥方遒。今年这一年,我同样见到学校里的同事牢骚满腹,消极怠业。
而我是属于中间这一层。既没有表现出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没有用敷衍塞责来对待这项需要高度耐心、奉献心、爱心和责任心的工作。
国家和社会对教师寄予厚望,他们是灵魂的工程师。人们对教师的期待值很高。
很多人进入这一行并不是因为对教育工作的热爱,而是迫于生计,养家糊口。因而谈到热爱这个层面自然是不太可能。
所以就出现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
教孩子们知识,不是为国家伟大的教育事业,千千万万家长殷切的目光,而只是想看到他们因为汲取知识而亮晶晶的小眼神,希望他们走出大山,看到外面波澜壮阔的世界。
未来,他们可以用知识武装自己,去看到世界的新奇和美好。
希望他们热爱知识本身,体验到求知的乐趣,学会自己去获取知识,从而认识周围的世界,认识自己。
看到孩子们的单纯可爱,即使并非心中所爱,因为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心驱使,也想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不辜负这些欣欣向荣的小生命。
毕竟他们没有涉世,没有见过世界的险恶暗礁与残酷的一面。面对他们时,我们总是把他们看成是孩子,因而内心多了一份平和。
平时的繁杂工作、各项突击检查和抓成绩把很多老师的教育情怀消磨殆尽。
然而每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奋战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时,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表情、稚嫩的话语、调皮的事迹还是把这一切不愉快都融化了。
去年考上老师,进入人人艳羡的体制内,我的确看到很多体制外的人所感受不到的好。
首先是岁月静好,日子安稳。办公室里和教师宿舍里时常充斥的话题就是结婚生子,婆媳关系、家长里短和评职称。
事实上,生活在这样的氛围里一年,感觉自己已经慢慢变得不像自己。我身上那份文艺青年特有的冷淡、孤傲依然存在,然而却正在被同化和消融。
我是恐慌的,生怕自己成家生了孩子也会变成整天围着老公孩子转的女人。
我希望有自己的生活和空间。
02
学校运动会和县运动会上我拿着相机拍照,写新闻稿。虽然是学校工作层面的事,我的眼界还是开阔了不少,也认识了教育新闻里的人。
这一年,承蒙学校领导的信任,我端起了相机穿梭在学校各个会议、比赛、班会现场。
本来是新人,借由此机会我懂得了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情况,加深了对这份工作和教育工作的理解。
向来比较喜欢新鲜事物,由于写新闻是跟文字打交道的工作,我欣然应允,每次干得乐此不疲。
我有一些私心,希望借由这个平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行文炼字的能力。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对文字驾驭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很少来简书。假期里,这是我常常光顾的地方,为了生存和活下去,我们都花费了太多的力气。
日复一日的重复繁琐的工作消磨着我的意志力,我时常焦头烂额,殚精竭虑。学校班额大,学生人数多,学校狠抓成绩,必不可少对老师进行施压。
这样我就更加没有了写作的时间和心情。为此,我常常心生懊恼和绝望。
抽空写了几篇,发现写出的文字没有生命力。于是,干脆搁置下笔,这一搁置,梦想就被搁置下了。
03
我常常想,人活着应该像一棵树,不断开枝散叶不断成长,枝繁叶茂。
四季更替,流年辗转。树也在不断更新,叶子脱落,长出新的铜枝铁干。
即使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要像树一样积蓄力量,活得清醒,不被花花世界所诱惑。
人也应该像树一样,将根扎深扎牢,长成风雨中屹立不倒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