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杨立伟老师的信
杨老师好!
虽然昨晚我很幸运,航班从经济舱被升舱为头等舱,但是我还是清楚的感到,我心里放不下杨老师,杨老师不开心,其实我也是不开心的。
不知你的心情平复了些吗?对我来说,昨天是跌宕起伏的一天,从清晨的莫名其妙,中午的深感受伤,晚间航班的深刻反思,现在差不多平复了。可以安心给你写点我的思考。
我一直很感到幸运,当做了十年公益的我,去年下半年开始琢磨:如果升级和研发新的公益产品的时候,杨老师带着宋岩老师出现了,这半年,我们风风火火的执行了4个营队,不可避免产生了摩擦和困惑。我稍微总结了一下,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工作标准不同,工作风格不同。陈瑶需要更多的文件档案流程的管理,杨老师认为跟人说好了就行。陈瑶认为不能带孩子参与公益项目,杨老师认为这无所谓。杨老师认为不能让志愿者垫付车票钱,陈瑶认为,在预支款只能2万元的管控现实,有预算能报销的前提下,征询志愿者意愿后,志愿者自行购票,垫付2-3周,不是特别糟糕的事情。
2,对公益项目的理解和期待不同。做了十年公益的陈瑶,对项目本身关注多,课程和导师整体状况,杨老师除此之外,更关心公益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每一位志愿者的切实感受。(第一次做志愿者的伙伴,难免都有一个对公益项目的美好期待,觉得是来到了一个“都是好人”的美好的地方,不再有任何烦恼,事实上,我们在真实的社会场景做公益,不同的时空,五湖四海,志愿者和学校,主办项目组等等方方面面,之前的链接和磨合几乎没有,呼啦来了,呼啦走了,要达成非常美妙和愉快的关系,客观来说,这是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啊!)
所以,建水站第一天,7月18日下午(之前多次的电话沟通中,也有所谈及这个话题)我明确的跟你说,我们需要换一种组织模式,对项目进行优化,原来,是我们俩是这项目的核心,由此扩展开去组织后勤,帮扶学校,小组导师等相关工作。现在需要重新组织项目组,招募有意愿的志愿者,成为:课程研发组,宣传组,项目经理组,项目调研组,资源组。长效的工作小组成立后,探讨需要怎样的条件,我们可以去募集,然后展开工作。对此,你并没有表示不同意。我感受到的是:你也有心,想做好这个有意义的项目啊。
昨天你说到,我在开玩笑,我不尊重你,我私下找老师谈,你似乎在巴结我。等等,但愿是气话,从这些话语里,我读到了你的未满足期待有很多。这些问题,不拿出来探讨,我们的确很难继续合作下去啊。
我希望能有时间继续跟杨老师探讨,因为,我非常想珍惜这“万事开头难”的缘分和情谊,“因相同而连接,因不同而成长”,你是暖男,方方面面都考虑很的很多,我目标导向比较多,看起来比较高冷,本来以为我们可以互补前进,现在看起来,这并不容易啊。
今天先写到这里,我会继续反思自己,继续跟杨老师沟通。我会写下多少封信?谁知道呢?我就决定跟着自己真实的心走一段吧。
顺祝夏安!
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