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通红的荔枝挂满枝头,不禁让人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从千年前“一骑红尘”的奢靡旧景到如今“助农忙”的时代新貌,这画面的转换,恰似一面明镜,映照出作风建设的深刻变迁,也为党员干部带来一定的启示。对党员干部而言,作风建设如同荔枝从春生到夏熟的持续生长,需在扎根基层中汲取养分、在精细服务中保鲜初心、在清廉自守中守护本味,让优良作风如荔枝般始终保持“鲜活力”。
扎根基层“育荔苗”:以“向下扎根”的定力筑牢作风之基。荔枝树扎根沃土才能结出硕果,作风建设深入基层才能行稳致远。当下,个别干部调研流于表面,如同“浅挖荔枝根”,走“预设路线”、听“包装汇报”,本质上是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党员干部应主动深扎基层,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与农户共讨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在泥泞中丈量民情;要踏入老旧小区的楼道庭院,与居民唠唠家长里短,于琐碎中感知民忧,把百姓诉求一一记录在“调研本”上,用“沾泥土、带露珠”的扎实作风,破除“机关病”,让作风建设在基层的沃土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精细服务“护荔果”:以“精益求精”的实干保鲜责任担当。荔枝从枝头到餐桌,离不开冷链保鲜的精细呵护,作风建设同样需要“钉钉子精神”持续发力。古代“八百里加急”运送荔枝,尽显奢靡;而如今高效配送则是为民务实的生动写照。党员干部当摒弃“花架子”,像护运荔枝般注重工作细节。推进乡村振兴时,不搞“形象工程”,而是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帮农户打通产销链路;在解决群众难题时,不做“表面文章”,而是聚焦“急难愁盼”,当好政策落地的“摆渡人”。以“事不过夜”的执行力狠抓落实,用“一抓到底”的韧劲啃下“硬骨头”,让每项工作都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如同荔枝在冷链中保持新鲜一样,让作风建设的实效在持续服务中永不“变质”。
清廉自守“品荔香”:以“慎始如终”的自律守护初心本味。荔枝味美需克制贪念,党员干部掌权用权更需守住“廉洁底线”。个别干部因“小诱惑”走向腐败的案例,时刻警示我们:作风防线失守往往始于“舌尖上的诱惑”。品荔枝当如守初心:对“变味饭局”保持高度警惕,拒绝参加“变味”的“荔枝宴”;对暗藏玄机“礼品陷阱”坚决说不,拒收“荔枝礼”,像荔枝外壳保护果肉般筑牢纪律屏障。常思“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在社交圈中慎言慎行,在生活圈中克己奉公,让清廉成为刻在骨子里的行为自觉,让初心本味在终身坚守中永不褪色。
党员干部当以荔枝为鉴,在扎根基层中厚植情怀,在精细服务中锤炼本领,在清廉自守中永葆本色,让作风建设如荔枝般历经时光沉淀,始终保持为民服务的“鲜度”、干事创业的“甜度”、廉洁自律的“纯度”,在新征程中结出更多让群众满意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