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新教师,对于语文教学我有着许多的疑惑。比如:什么课才是一堂好课?什么作文才可以被称为优秀作文?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入职后每天都在思考的。
但是,叶圣陶先生这本书却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没有想到100多年以前的教育论集,不但没有过时,反而成为了我们现在教学的解读启示。书的第一辑便提示了我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和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而完成这三个目标,最主要的工具就是文本,有了课文和选文才可以展开接下来的研读工作,毕竟知识不能凭空获得,习惯不能凭空养成。
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让学生自己预习。但预习不能光靠学生,主要靠的是教师的引导。预习也分成了三个步骤:一是通读全文;二是认识生字词语;三是解答教师所提示的问题。这三个步骤也是开启新课的关键步骤。除此之外,还可以提示学生做好练习工作:吟诵、参读相关文章以及应对教师的拷问。其中,吟诵让我印象最深。因为,在临沂学习期间,我现场感受到了吟诵的独特魅力,并且发现有些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可以自行体会到文本的内涵意义,我想这也是吟诵的作用吧。
总的来说,叶圣陶先生的这本书就像是我上课的说明书,教导我上课的一些具体步骤和细节,我想我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