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海棠,或指今之海棠花( Malus spectabilis),或指今之西府海棠( Malus micromalus ),二者皆隶属于蔷薇科苹果属。
今之海棠花,乔木,高3-8米,老枝红褐色或紫褐色:叶互生,单叶,长椭圆形,边缘具齿;伞形总状花序,腋生,有花4-6朵,具长花梗;萼片5枚,下部合生成筒,花瓣5枚,白色,在芽中呈粉红色,卵形;雄蕊20-25枚;雌蕊5枚,稀为4枚;梨果,球形,黄色。原产于华北、华东、西北部分省区,生于平原或山地,如今于华北、华东等地栽种。
古人所谓海棠,除上述二种之外,亦指垂丝海棠( Malushalliana)、湖北海棠 ( Malus hupehensis )等;此外,木瓜文称木瓜海棠,皱皮木瓜( Chaenomeles speciosa)又 称贴梗海棠,虽非海棠之属,却有海棠之名。
海棠之花五出,未绽时色嫣红,比及花开,则为浅白,稍带淡粉,一如佳人薄施浅妆。 其香清酷,不兰不麝,随风袅袅,恬淡雅致。海棠花出,春已过半,及至落红遍地,则春光已流逝将尽也。
海棠虽好不吟诗
谪居黄州的苏东坡虽遭了贬黜,却依旧为人敬重,加之他本人并不拘小节,每逢饮宴,常会为歌妓们留下些墨宝。东坡所赐一时风行,歌妓之间竟以此攀比起来。彼时有位名叫李琪(一说李宜)的歌妓,姿色技艺均不逊于他人,唯独口拙语讷,始终未能讨得苏东坡的真迹来。比及苏轼将离黄州,与人饮于驿站,酒至半酣,李琪捧觞拜于苏东坡面前,递出佩巾,求赐诗文。苏轼大笔一挥,写下了两句:“东坡五岁 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之后便继续把酒言欢去也。同宴中人莫不疑惑:苏轼可谓文豪,何以写下这有头无尾、言语稀松平常的诗句呢?待饮宴将散之时,李琪也终究忍不住发问,这时苏东坡才大笑起来,说了句“几忘出场”,随后写下了剩余两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唐宋时蜀地海棠花颇负盛名,杜甫居于四川数年,诗句之中克无-提及海棠花。苏轼引用这典故,便是知会众人:李琪色艺俱,堪比海棠花娇艳撩人,却并非我有意冷落。此篇既出,李琪艺名延播,自是欢天喜地,连这首七言绝句也流传开去。何以杜甫不曾书写过海棠呢?这却使得文人纷纷将揣测之言嵌人诗句。郑谷的猜测是杜甫无心观赏海棠花,是为“浣花溪上空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杨万里却以为杜甫根本没见到蜀地的海棠花,所谓“岂是少陵无句子,少陵未见欲如何”。还是北宋诗人王禹偶的解释最为妥当:“子美避地蜀中, 未尝有一诗说著海棠,以其生母名海棠也。”杜甫无诗提及海棠,是为了避其母亲的名讳。
—————《桃之夭夭》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