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作者所说:“很久以来,真实性成了这篇小说写不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我知道得越多,了解得越详细,材料收集得越多,小说就越觉得写不下去。”(《收获》2014 NO.1 P179)有时候就是这样,反而你觉得素材很好,有许多东西可以通过它去表达的题材,却越是无法顺畅完成,也许正是因为你想表达的太多而无从下手。
当你遇到这种情况,一直是你想写却一直没写成的话,似乎是要了结一个心愿,于是放弃所有你脑子里的写作观念,用最基本的手法来描述一个故事,就像作者所说“真正的写作就跟Z爱一样,要真枪实弹身体力行。”(P107)只有你一点一点将故事展开了,才会找到你满意或不那么令你满意的开始和结局。
九个章节加一个后记,第一章是作者最早开始着手写这篇小说时写的,因为作者的定位是小说,因此会以小说的手笔来作为开头,而这个开头也确实开得精彩,两个妙齡少女的相遇,一个来自没落旧家庭,一个来自崛起的新贵族,地点是卞家花园,她们在戏子妓女群里学昆曲,有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意味,此时正是日本人攻占南京,对南京实行汪伪政府统治时期,动荡的社会背景,大好年华,似乎注定一部传奇。
到第二章作者突然将时空转移到现在,插入这篇搁浅许多年的小说再续写作的缘起,罗罗嗦嗦写了很多,写自己参加文化交流会的经历,并未单刀直入说明问题,而是转了好几个弯才回到写作这篇小说上来。
写作中断,却又剪不断理还乱,于是作者干脆从这个故事所收集到的最早材料着手写,第三章写欣慰一家辗转各地最终定居在南京,这样倒写得游刃有余,无论是关于生活的描述还是对于当时政治的言论。作者说他写的时候并未想是否会审核通过,但这样的言论竟然通过了审查。汪伪政府和重庆政府哪个对哪个错,作者偏向于主和态度,并不赞成战争是取得胜利的最好手段,“如果能够包羞和忍耻,能够发愤和图强,多才俊的江东子弟为什么不可以卷土重来呢。”先也暂且不论它的对错,至少它提供了一个让我们重新思考历史的角度。目前荧屏上充斥着太多悬疑谍战片,但它们主要在于吸引观众眼球,而非真正对历史进行深度反思,而我们主流的教育又不可能把这样的观点亮出来。多年前当我谈论南京大屠杀,我悲愤的是当时几十万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站起来反抗,既然都是死,即使没有枪,那也能拿起身边的菜刀、锄头或其它可以造成伤害的工具作为武器,至少这样死得不那么懦弱。但这样的观点只是像我们这些处于和平年代里头遥远地观望过去的年青人所产生的天真激愤念头,就像作者说文革时期那些“站在时代风头浪尖上,神气十足风光无限”的年轻人一样“脱不了幼稚,免不了俗气,”(P187)如果你身处其境,我想我此时已经能更多一点了解为何会造成那段时期的惨剧。
但作者的写作重点并非政治,更重要的是人物命运,政治只是大的环境背景。因为对事件了解的详细,所以写起来真的很有报告文学的味道,这是作者最初中断写作的原因,小说和报告文学不是同一路子,你想写的是小说写出来却像报告文学,而你又不能不写,这是一个很艰涩的过程,因为你搜集的材料很多,你想把它们全部都写进去,于是当你进行文学的发挥时,会觉得失真,而如果按照真实情况写下去,你又会觉得缺乏文学想像力。如果小说是变相的自传,将作者个人融入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无论它是否符合现实,已经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小说是回头对过去的审视,写作者也只是其中一个角色而已。
也许作者最初是想把它写得传奇一些,但后来再次提笔时,已经不是当时想写的模样,却更符合现实,也更冷静地看待人物和事件,故事里的人都在离我们远去,而这个故事在作者心中经过多年沉淀之后也已变得云淡风轻。小说的完成算是作者对自己的一个交待,一桩心愿的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