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看书,打算倒着看,而且要用故事的方式记录,更容易理解
【故事一】
现象:“看看我现在,”你暗想,“干着这个低贱的工作,真是有失身份。像我这么有才华的人,不应该干这种工作。我应该高高在上,和大人物一起享受美好生活才对。”你的老板觉得你态度不端正。她想找人负责更多工作时,不会去找你。有了升职的机会,她也不会想到你。
成长思维:花很长时间才能学会享受付出努力的过程,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开始用虚心学习的思维考虑问题。你不再把自己身在公司底层的工作时间当成一种羞辱,而是慢慢明白你能在底层学到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在你向上层进步时会非常有帮助。了解公司的各种细微方面在日后会成为你的巨大优势。所有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 CEO 都对自己公司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了如指掌。不再把与同事讨论当成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付出的代价,而是开始领悟建立良好关系,甚至是帮助同事实现其价值的意义。在开始的时候,你想去改变他人的行为——结果他人的行为还真的因你而改变了。到最后,很多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会发现,他们那种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为的是让自己感觉安全、强大、具有价值。这在一开始也许能为他们提供保护,但随后就会限制他们的成长,让他们陷入被自己打败的困境,无法与他人建立令人满意的亲密关系。
【故事二】
现象:你似乎拥有一切——成功的事业、美满的婚姻、可爱的孩子和忠诚的朋友。但其中一样出了问题。在你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你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解决方案:当一段关系变坏后,我们都需要深入研究这些问题。这样做并不是要因为出问题而责怪自己,而是要克服自身的恐惧心理,从而学会必要的沟通技巧,在未来经营更好的关系。最后,成长型思维模式会让人们放下自责与痛苦,带着新的领悟与沟通技巧重新出发
【故事三】
现象:假设有一天,你年幼的儿子放学回家后对你说:“有的孩子很聪明,有的孩子就很笨。笨孩子的脑子不好。”你对这种说法感到很诧异,忙问他:“是谁告诉你的?”你已经准备向学校投诉了,但他骄傲地说:“我自己想到的。”他看到有些孩子能读会写,还懂加法,但其他孩子什么也不会,于是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并对此深信不疑
成长思维:
与其说服他放弃固定型思维模式,不如营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环境。每天晚上在餐桌前,你和爱人都会围绕成长型思维模式谈话。你们会问孩子和对方这样的问题:“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有没有犯错,从错误中学到了什么?”“你今天努力尝试做什么事了吗?”每个人都要回答这些问题,要积极地讨论自己和其他人的努力、策略、挫折和学习情况。你们要告诉对方,自己今天通过练习,掌握了哪些过去没有掌握的技能。你们要生动地讲述自己犯了什么错,如何通过错误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要把这个过程讲得吊人胃口。“哦,天哪!”你们要钦佩地表示,“你今天真是又变聪明了!”
当你那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儿子说起自己比别的孩子做得更好时,你们就要说:“是啊,是啊,但你学到了什么呢?”当他说起学校教的东西对他来说多么简单时,你们就要说:“哎呀,那可不好。你没学到东西。你能找点更难的事情做,让自己学到更多吗?”
当他吹嘘自己是冠军时,你们就说:“最努力的人才是冠军。你可以成为一个冠军。明天,你来告诉我们,为了当好冠军,你做了什么事。”——可怜的孩子,这是个阴谋。长此以往,他就会慢慢养成成长型思维模式。
如果他写作业时抱怨题目太简单枯燥,你就要引导他想办法让作业变得更有趣味和挑战性。比如,他要抄写单词“boy”,你就可以问他:“你能想到多少个和 boy 押韵的单词?把它们写在另一张纸上,等一下我们可以试着用这些单词造句。”等他写完作业,你们就可以这样玩:“男孩把玩具丢进酱油里。”(The boy threw the toy into the soy sauce.)“卷发女孩吃了一颗珍珠。”(The girl with the curl ate a pearl.)最后,他会自己想办法让作业变得更具挑战性的。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学业和运动。你还要鼓励孩子多讲讲自己是怎么交上新朋友,或是怎么学着去了解和帮助别人的。你要告诉孩子,你在乎的不仅是他在智力或者体能上能够达到怎样的成就
长久以来,你的儿子都深受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影响。他喜欢这样想:我生来与众不同,就这么简单。他不喜欢这样想:我每天必须付出很多努力,才能换来一点点知识或技能方面的进步,成为大明星不应该这么费劲。然而,当你们家庭的价值观开始向成长型思维模式转变,他会想成为其中一员。一开始他只会嘴上说说,然后他会脚踏实地去做。最后,经过一系列转变的历程,他会成为家中思维模式的监督者。
【故事四】
现状:你为女儿感到骄傲。她是班上的尖子生,每次考试都得满分。她还在跟全国最好的老师学习长笛。你很确信她能被城里最好的私立高中录取。但每天早晨上学前,她总会受到胃痛的折磨,有时还会呕吐。你给她做的饭越来越寡淡,希望不要刺激到她敏感的胃,但这无济于事。你从没想过,她胃疼是精神极度紧张的表现。
成长思维:家庭顾问提供的计划能让你的女儿开始享受她所做的事。长笛课被暂停了。你对女儿说,她想吹多久长笛都可以,吹长笛只为了享受音乐带来的纯粹乐趣,不用想别的事。按照计划,她要为了学到知识去钻研学校的教材,而不是尽可能多地死记硬背。顾问给她介绍了一名家庭教师,指引她如何理解自己所学的东西。这名家教用富有趣味的方法跟她讨论课本。这样一来,学习就具有了新的意义。学习不再意味着得到高分,在父母面前证明自己的智力与价值,而意味着用有趣的方法去了解新事物,并对其展开思考。女儿的老师们也要加入这个过程中,帮助她根据成长的方向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他们要和她一起讨论学习的过程,并为此表扬她,而
不是只看重考试成绩(如“我发现你的确掌握了如何在写作中运用隐喻手法”“我发现你在印加文化这个领域下了功夫,读着你的报告,我就像到了古代秘鲁”)。你也要用这种方式和她交流。最后,顾问强烈建议你的女儿去一所压力不那么大的高中上学。有很多不错的学校都不那么重视考试成绩,而更看重学习过程本身。你要带着女儿在这些学校里好好转转,然后和她一起跟家庭顾问讨论她最喜欢哪所学校,在哪所学校里感到最自由自在。
慢慢地,你学会了将自身的需要和希望与女儿的分割开来。也许你要的是一个处处拔尖的女儿,但你女儿要的是其他东西:父母的包容和自由的成长环境。你放手以后会发现,女儿能衷心地投入她所做的事了。她是因为兴趣和想学习而做这些事的,并且做得非常好。
【故事五】
现状:假如你在平常是个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人——很可能你本人正是这样的人,你深爱着自己的另一半,觉得有这样的伴侣很幸运。但一旦他/她违反了你的某项原则,比如垃圾箱满了也不去倒,你就会感到自己受了背叛,于是开始批评对方。从开始的“我都告诉过你多少遍了”说到“你什么都做不好”。如果他们此时看上去还不够羞愧,你就会勃然大怒,开始羞辱对方的智商(“你是不是脑子不好使,连倒垃圾都记不住”)和他们的人格(“要不是这么不负责任,你也不会……”“如果你除了自己还知道关心别人,你早就……”)。此时怒火早已充斥了你的头脑,于是你开始用想到的一切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我爸就从来不相信你”或者“你老板说你能力有限的时候可真没说错”。你的另一半不得不走出家门,逃出你怒火所及的范围
成长思维:首先,你的伴侣无法读取你的思想,所以一旦发生这种容易触怒你的情况,你得就事论事地告诉他们你的感受。“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你那样做的时候会让我感觉自己无足轻重。就好像你不愿抽身去做一些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事。”
接下来,他们就可以对你保证,他们很在乎你的感受,以后会努力多加注意。
你感觉自己要控制不住的时候,可以离开房间,写下自己最丑恶的想法,再写下真正发生的情况当你觉得自己足够平静了,可以再回到事情本身。
当你明白自己的原则不是对你伴侣是否尊重你的考验后,就可以学着放宽这些原则了。时间一久,你甚至可能学会用幽默的态度对待这些原则。比如假设你的伴侣在起居室里乱丢袜子或者在分类回收垃圾桶里投进了错误的垃圾,你就能指着袜子或者垃圾桶,故作严厉地问道:“这是什么意思?”你们甚至可能会因此笑成一团。
人们放弃非好即坏、非强即弱这种从固定型思维模式中产生的想法时,就能更好地学习有效的策略,帮助他们控制自己了。每一个小错误都不会导致世界末日,这些错误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中的其他方面一样,都在提醒你,你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告诉你下次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