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沉?也许该这样看待《人间失格》

      多少人说,少年啊,莫读此书,不宜身心健康。几曾,也见“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风靡。

      些许是作者技艺的高超,阅罢,一时半会儿竟然忘记了,这是个本可堪优渥却自甘(世人所谓的)堕落,酗酒,染毒,抛家弃子,“毫无”责任心的人。世人看去,便是个废柴流氓——我们可以在评论区下看到不少这样的清醒评价——乃至于也顾及这是第一人称视角,看到个造作,狂妄自大,矫情而颓丧的人。

      不过在下不认为对着虚构的人物或者已故的作家做出正义的裁决与鄙夷,彰显乃至炫耀自己的积极与乐观有多么要紧。趁着竟有“恶人”愿意分享点什么,且“恶人”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与表达的勇气。我也先彻底地运行起包容的那一面来思考罢:



      据说不少人读完,多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亮点所在吧——它把人性中丑恶,消极的那一面,集中放在主人公的思考中,由此多少带给读者共鸣。

      尤其是那些刚启动人生,还在给自己的世界观里的善恶天平加砝码,但骨子里对过去那些“被给予”的观念充满疑惑的少年们而言。

      我想这种消沉压抑是这样来的吧。

      但我想这本书的意义,以至于作者的原旨,都不在于让我们学习陷入对他人行为动机的无休止怀疑,更不在于献祭自己,让其他人们虽然陷入悲伤,也能踏在更悲观的人身上吐口吐沫,靠着一股优越感,向下一次怀疑伤感莽撞而去。

      主人公的“失格”心理,是因为现实与理想的碰撞过于猛烈,而主人公对人性的美好设想,多少是被直接而严重的创伤过的。       

    这是一种相对的“严重”:

    些许是设想过于美好单纯;

    些许是遭遇过的,曾对之寄托美好憧憬的人,把ta刻薄冷酷的那一面过分的流露。

    (像是过分认为被理解的应当,相信感情纽带的理所应当,却被忽视这一层的诉求,而甚至被那些他们“寄予厚望”的对象赤裸裸地利害“威胁”一类的事情吧)

    作者为了展现“无赖”,在刻画次要次要人物时,便将像老板娘这样的人物,刻画的善良,宽容,作者让叶藏在她们的眼里,被真的视为“神一样的孩子”——但她们无法理解叶藏悲惨的成因,

    “人变成那个样子,就废了啊。”

        其实,鲜有人关注,更罕见有人理解叶藏想了什么,人们只知道一个帅气可爱,有趣而开朗的人堕落了,然后感性些的人同情感叹下,少些感性的人便唾弃下。



      唉。

      说来有趣,我们可以滑稽处世,毕竟人人愿意感染笑容;可以温柔待人,毕竟人人喜欢平和相处;也可以常怀热烈,毕竟人人倾向拥抱积极。

      可如果你突然嚎啕大哭,人们会大惊失色;你满面愁容,人们会避之不及,你被自己的思维阻碍苦恼而呻吟,人们会指责你无病呻吟。

      说下来,无非就是不能让人觉得不舒服,不能让人觉得压抑罢了,不管你所想有无道理,是否与事实沾边。

      似乎衡量是否正确的准则,就是是否有助于生存。

      没人喜欢染上麻烦,没人想要“近墨”而黑。

      这是追求安逸快乐的兽性所主导的,而厌烦的事物,我们要么想办法摧毁(疏导也是一种“摧毁”),要么,大多数情况下,兽性中懒惰的加持下,我们选择的是——

      规避。

      作者想必就是过分的重视了这些消极的事物,而难以释怀,选择了自戕。

      但他真的就愿意我们只看到这些吗,只看到对这一切的悲观?日本传统文学“向死而生”的风气,真的只是在请我们泡一遭冰冷的温泉吗?

      没有推崇的意思,但我认可“所有选择了去自己生命的人啊,都是人性大于兽性的存在”的观点。

      作者是相信那些美好的,因为他的笔下的人物是丰满的,他没有构织尔虞我诈,相互欺骗。也从未认为自己的做法正确无比,他有着不可指摘的价值观,唯有世界观偏激了些,人生观黯淡了些。

      所以,读完了《人间失格》,我们既不应该过度感叹自己的防备心态或自己人性的缺陷,也无赶紧抓起道德准则,赶紧让自己清醒起来的必要。

      同样的,告诉自己去“硬扛”这种煎熬,或者视这种煎熬为病态,也是不必的。

      哈哈,因为这种煎熬并不存在啊,同志。

      哎,为什么?不是说人性兽性,不是说善恶吗?罪与罚,世人们不是都自私自利,都是一个个个体吗,不做个勇士,不把自己想成持光明之剑挥斩黑暗荆棘的夜行者,怎么能在接触了这种东西后有所思考也不苛刻,好好走路呢?

      要我说来,《人间失格》不在于让看到什么消沉,再去想如何应对,而是让我们更加理性,更加具体而全面的认识人类,认识自己,再去更好的把握社会运行的规律,从而看的更开阔,不做墙头草,二极管。

      当然,也不做骑墙者,圣母婊,这当中留给冷静理性与社会性正确的交叉空间确实窄了些。

      但这本书的价值就有助于我们去调整自己的位置。

      太多的神话史诗给我们赞颂让我们热血沸腾的东西了,无私,正直,善良,忠诚,爱情……但那反而会让我们对现实麻木不是,虽然现在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物质条件的愈发富足,我们会越来越温良与纯净,但我们清晰的知道现实没有那么纯粹,只能自己骗骗自己,靠着脑补美好,好好的过活。

      倒不如把现实就当作故事,沉浸于幻想中不算什么,更应该豁达坦荡,勇敢的想想当下,去创造与演绎自己的故事。

      我们真的平庸吗?不,我们攥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筹码,在编纂独一无二的人生,我们有独一无二的价值,会为这个世界留下独一无二的痕迹。

      我们不为感动谁,不为迎合谁,我们始终站在自己的利益之上行动,但不妨碍我们热爱第一人称下他人他物,更不妨碍我们欣赏第三人称下生活的趣味。

    《人间失格》更多是少了几分豁达罢了。

      我们为了自己而活,但我们活的结果,是体现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的。

      最后,如果虽然你很压抑,很烦躁。但最终回归理性,还是多宽容些吧。

      如果你已经很宽容,那就更豁达些,但又更分明些吧。

      也不能太责难太宰治,那个时代的日本,还在经历军国主义毒瘤割除后的痛苦,接受历史对罪恶意识形态的惩罚。人们是要如此。

      我们这个时代很巧,绝大多数的我们虽在漂泊,但我们可以放松地欣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