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的乡愁
张兴周
一个月后我们将迎来传统的端午佳节,依着习俗人们会吃起粽子、绿豆糕,雄黄酒约莫是不喝了,每家的大门上照例会插上艾和菖蒲,有江河湖泊的地方一定会有龙船舞动,当下归棹击水,一半是为了纪念屈原,一半是为了炫彩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屈大夫是伟大的盗火者,他是那么高冷且多憾,一部瑰丽多愁的《离骚》上下求索无所终;他又是如此平易和完美,几千年来人神共恋的《九歌》在中华大地世代传唱,他那热爱祖国、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被不断发扬光大,身后萦系祖国统一的播火者无以计数。高秉涵就是当代的一位播火者。
高秉涵何许人也?他既不是明星大V,也不是时尚界的风云人物,是一度孤悬宝岛的一枚无根飘萍,宽泛的乍一看颇具青青子衿范,若用心聆听着他的故事,便如同读一本磁石般自带乡愁标签的传奇传记,他梦萦中永远装着祖国河山、齐鲁大地,他一辈子似乎只做了一件事——历经万苦千辛只为寻找自己的母亲。高秉涵,201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知道高老先生是因为看了央视2016年9月11日《面对面》节目,从头至尾我眼睛不离荧屏片刻,栏目采访老人家已是他获得殊荣后好几年的事了。一个人能够跻身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列绝非偶然,“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思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这是组委会给先生的颁奖词。
节目播出也已过去一年多了,但老先生的真知灼见如千钧击缶,余音仍荡吾耳际,每思之,必感慨,故将节目存于电脑以方便浏览,谨把先生当作人生之楷模,景仰学习,昨日偶触荧屏竟又思绪万千,心情难抑乃作文以记之。
镜头里高秉涵先生精神瞿烁、器宇轩昂,我冠其为智者、勇者、仁者。孔子说,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无忧。昔“苏武牧羊、文姬归汉”成为忠君爱国之美谈,今先生少聪固祖、懿范德举可与之媲美。
智者无惑、智者永存初心,初心,就是当初的心意,指事情一开始所抱持的信念。讲述人高老1949年才13岁,阴差阳错随一股登船人流被裹挟至台,本是父母怀中的儿天宝地,赤条条到了台湾,举目无亲,在生死线上摆荡,没死便是一个奇迹,悲哀悲兮生别离。可他靠谨记“我要回家看娘、孝顺娘”的誓言偷生苟活,到老年多次往返两岸,为解诸多在台老人思乡之愁奔走呼号,倾囊相助久久为功,践行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之箴言。
我要回家看娘、孝顺娘是高秉涵的初心,本是青葱年少不识愁滋味,在异乡他地却要为如何活下去绞尽心思,数次濒于生不如死的绝境,千方百计使自己挺过来的最朴素信念就是我要见到娘。一度衣衫褴褛腿疮生蛆,在家得的高小学历证明超越生命般珍藏,为后来做工求学从军作佐。他无日、无时不谨念大陆、菏泽、村落、四邻、儿时伙伴,每日在心中默念故乡农作物、动植物的名称,在心底镌刻每个亲朋的音容笑貌,生怕哪一刹淡了记忆、忘了过往,数十年持之以恒。俞趋近耄耋愈对娘、故乡、祖国报效之心切如“井喷”,此乡愁浓酽若“万年陈”。
勇者无惧,只要有公义之所在,只要是母亲在召唤,文弱的高先生心胸昭然坦荡一往无前而无所惧怕。
主人公甫台伊始,才届舞勺之年,没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勇,却惠生意志之勇,流落孤岛亲无所附,面对疾病、饥饿、死亡的合围,一笑而过。为了能兑现自己的初心,首先得让自己活下去,谋生就是自己与死神、病菌、恶棍抢夺命运的主宰权,他深知自己的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即便忍受“胯下之辱”般与狗争食也义无反顾,只为活下去。这些过往述之声声涕泪、绘之字字泣血,然先生一一扛过可谓志勇坚如钢。
在台铁幕时代,一言一行若被贴上“通共”嫌疑,将会招致牢狱之灾乃至性命之忧,先生无惧,择业律师,联络乡党,当“菏泽籍”同乡会召集人,惟推一个义勇,义者国家民族之大义也。多少次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先生须承受看见的、看不见的幕墙之压。为能寻找到大陆的娘,利用学术交流机会,寻觅第三方渠道代为追寻,天道酬勤终见曙光,“知死不辟勇也”。
仁者无忧心存他人,仁者无忧心存国家天下事。36年后铁幕稍松,先生寄望大陆的第一封信就是写给母亲,最早一批报名返乡以孝娘亲养育恩,他从不过生日,因为他深知,自己的生日就是娘的受难日。38年后回故乡他却怕进家门,因为不忍正视母亲已不在人世的残酷现实,正应了那句“近乡情更怯”啊!祭奠母亲,老先生用颤抖的双手一遍遍擦去墓碑上面的尘土,待显现出宋书玉名字时,老先生已泪眼模糊。
“上下相亲谓之仁”,先生的仁在于襄力将台200多名老兵的骨灰带回故里、入土为安;在于将故乡菏泽的土带到台湾分给同乡会每一人,自个唯一自私、特权了一次,领了两份故乡的土,一份存台银行保险箱,一份分七次于深夜融水喝下。此情此景,星月为之恻隐,江河为之恸啕,他的举动是对“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句的最好诠释。
先生之仁还在于他的前瞻意识,不仅自己往返两岸,还带着孙辈回菏泽认祖归宗。自成家立业育嗣起,家中说的都是乡音,先生一丝一毫也不敢怠于下一代的脉系教育,对子女仅有的严苛就是要求他们铭记自己是中国人,身在台湾根在大陆,规诫子女归乡省亲时莫不可摆出“游客”的样子,要懂得游子回到母亲的怀抱是来感恩的。他呼吁,两岸统一要靠一代一代人的传承,呼吁人们警惕“文化台独”,厘清地理常识,祖国最长的河流不是什么淡水河,而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
我听着先生娓娓道来的乡愁故事,悟出了乡愁就是一碗水、一朵云、一生情,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根系,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一种恋旧的文化情节,留住了乡愁,就是留住了中华民族和平统一的密码,而先生就是亿万守钥人之一。致敬高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