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8年11月24日,农历十月十七。我在的城市风和日丽,吹西风稍凉。距离新年还有38天。今天你认真吃饭了吗?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没时间停下来认真的享受早餐带给人最初的感动。在北京,北漂们根本没时间吃早餐,人们甚至没有时间去买一个豆浆油条,浑浑噩噩的睁开前一晚熬夜的眼睛,匆匆忙忙的洗漱穿衣服,然后像这个城市无数的北漂一样,搭上水泄不通的地铁。这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在快速换乘的地铁上,这些上班族低头看手机,啃着手里的面包吐司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什么都不吃,静静的等待地铁到站,然后飞快的冲出地铁。整整一天坐在公司,重复机械且线性的生活。然后等待着下班,日复一日,乞讨着生活的权利。
这些片段组成了很多北漂年轻人的生活,他们在北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一点一点打拼,靠微薄的薪水支持他们在帝都的生活。所以很多人不愿意花时间在打理自己的生活上,周末无非就是熬夜煲剧,一份外卖搞定一天的生活。下厨做饭更是天方夜谭。也许是基于这一点,所以很多人也理所当然的把“认真吃饭”这一点抛之脑后。想想看,上一次好好吃饭是什么时候了。
从小到现在,我家的每一餐都要一家人认真的吃。我妈的一辈子奉献给了厨房和客厅。在客厅里,太太游刃有余的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轻易的识破来访者的真正意图。离开客厅,系上围裙,做出一顿满足一家人挑剔胃口的饭菜是太太的第一要务。几点去菜市场可以买到最上乘的五花肉,最新鲜的食材漂洗几次不影响口感,淘米用的什么水,掏几次米能最大限度的保留米最原始的味道,腌制肉类需要多长时间,各种调味料的比例,什么时候更换火候,甚至选择什么样的炊具烧制,在我妈眼里,这一切都要做到吹毛求疵。若有任何一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影响最后的口感,进而,影响全家人吃饭的幸福感。这是最要命的事情。
我妈认真的对待她手里的每一样食材,认真的烹饪每一道菜,因此每道菜都有它难以复制的前世今生。味觉视觉色觉里面蕴含着我妈对生活所有的热情和理解。一家人对我妈的肯定是我妈认真烧菜的最大源泉,有时也没有夸赞之词,反正家里面的人静静的吃完所有的饭菜我妈肯定就很开心,就很满足了。客厅厨房,在几十年的家庭生活中,这一切早已静静流淌在我妈的生活,一点一点组成了我妈平凡生活的英雄哲学。
除了做饭的过程,我家吃饭的时候一定是全家人都到齐了才开饭,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妈总是烧好热腾腾的饭菜等家里的所有人。一定要最先给长辈盛饭,尊老爱幼是我家不成文的规定;长辈动筷子后饭局才开始,说着家长里短,今天的考试成绩,老爸今天开车去了哪个地方,老妈抱怨哪样菜又涨价了.......电视机小声的放着,慢腾腾的热气,一窗水汽欲滴,厨房水晶灯乍泄的暖光,流动的光景慢慢的汇聚形成了一幅画。有时候又或许什么都不说,一切的酸甜苦辣滋味都蕴含在一桌饭菜里面了。“不要吃饭吃很快,要细嚼慢咽”,这是我爸妈每一顿饭都要说的话,想来也是十分奇怪的事情,同样一道菜,在嘴里停留不同的时间,那绝对是两种不一样的味道。
你要是随便嚼两下就下咽,食物便变成最单纯的充饥物,你把食物拿来续命。所以你很难感受到食物带给你的,除了充饥之外的享受。慢慢咀嚼每一口食物,吃饭慢慢的变成一种很优雅的享受行为。舌头上上万个味蕾在接触到食物的那一刻刺激你的感官神经系统产生兴奋,随着你咀嚼次数的增加,食物本身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释放的甜味让你感受到愉悦,或许你还应该感谢大脑接受到信号,在数不清的细胞的参与下,释放出的让你快乐的多巴胺.......这样看下来,我们每一口食物,它需要全身所有器官的参与,他们的协调配合才让你真正体味到食物带给你的难以述说的愉悦和感动。你压缩吃饭的结果和那个谁吃人参果没什么两样。看看吃饭的整个过程,多有仪式感啊。
我十多岁的时候就离开家在外念书,每次和我妈打电话,唠叨的毛病还是没改,“今天吃了什么?食堂的菜饭干净吗?别老是点外卖,别老吃零食,吃饭细嚼慢咽,听到了吗?”我妈的话换来换去就是这些,一点新意也没有。她格外关注家人的身体健康,什么什么东西对身体不好,这样下去肯定对身体不好之类的话我妈从小就在我的耳边念叨。我妈知道我会点外卖,所以我妈在微信上给我发外卖有多脏的视频;我特别饿的时候狼吞虎咽,碰巧这时候我妈的微信发过来问我“今晚吃了什么,不要急啊慢慢吃。”
简单的一顿饭又不仅仅是一顿饭。他是妈妈在生活食材那本书中精心挑选的食谱,用心烹饪的结晶;他是全身每一个细胞努力让你感到幸福的结果;一顿饭或许又是你生活态度的体现。因此,希望每一个都市的年轻人都认真吃饭,别把吃饭当成一种维持生命的行为,如果在学校,就认认真真的去食堂吃饭;如果是都市的上班族,停下自己点外卖的疯狂行为,学着下班后去超市挑选食材,按照手机上的菜谱一点一点的尝试,慢慢的你做出一桌只属于自己的菜,送进去嘴里的那一刻,很多东西一下子就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