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们:
下午好!
此刻我站在这里,心情非常激动,从一张张回忆的照片,从一首首告别的离歌,从一幕幕学习的画面,我看到了蜕变,看到了成长,看到了感恩。孩子们,你们真的毕业了!智慧妈妈站在这里,目送你们远行,也向遥远的未来发送来自南外集团华侨城小学的明信片。让智慧妈妈缓缓打开,这充满爱的明信片——
立大志。
这是智慧妈妈送给大家明信片上的第一行大字。立志,是水之源,木之根,人之命。王阳明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的确,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就好像船没有舵木、马没有衔环,纵使满腹才学也只能随波逐流,一盘散沙。阳明先生自己就是一个从小立志成圣终于成圣的例子。他总是强调,立志成为圣人,就会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会成为贤人。立志就如同定盘星、指南针,决定着人生方向及高度。智慧妈妈希望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能真正在少年时立下高远的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
大家知道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中国首位戴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是谁吗?他的名字叫桂海潮。1986年,桂海潮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一个普通家庭,高二那年,他在校园广播中听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就在那一天,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和载人航天梦,强烈地拨动了这个少年的心弦,他立志也要成为这样的人。经过努力学习,桂海潮以第一志愿考入了北航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2014年,从北航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后,他赴加拿大继续研究复杂航天器的姿态轨道一体化控制技术、小天体探测和航天器运动高精度估计技术。2017年,桂海潮入选北航“卓越百人”青年人才引进计划,从当年的北航学子变成宇航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同年入选北航“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5月,他报名参加中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从2500名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三批18位预备航天员中的4名载荷专家之一,也是唯一来自高校的载荷专家。2022年6月,入选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2023年5月30日,和航天员乘组同志一起乘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神舟十六号乘组指令长景海鹏赞扬桂海潮是“自燃型选手”,不用扬鞭自奋蹄。长期以来,尽管不确定自己的宇航梦能否成真,但冥冥之中,桂海潮仿佛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智慧妈妈认为,这种准备首先就是立下鸿鹄之志,然后奋发图强。
孩子们,立志,可以让我们掌握生命的战略主动,链接时间的力量;立志,可以让我们胸怀天下、志存高远,链接时代的力量;立志,可以让激发我们的无限潜能,链接生命的力量;立志,可以让我们明辨是非,依道而行,链接道德的力量。有了这四种力量,我想我们能回答“强国有我”的命题。
做小事。
光立志,不做事,或者徒有凌云之志而不善于从小事情做起,这仅是—种不切合实际的空想而已,是抵达不了理想的彼岸的。所以我们还有善作善成,从小事做起。中国古代有位伟大的哲学家叫老子,他写了一本《道德经》,这本书全文只有五千余字,却是星耀宇宙,福泽全球。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各国经典名著中,《道德经》是被翻译成最多种语言、发行量最大的传世经典,甚至超过了西方的《圣经》。他的外文译本总数近500种,德文译本多达82种,研究老子思想的专著也高达700多种。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哲人,在书的六十三章里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六十四章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那需要几人合抱的粗壮大树,成长于小芽嫩苗;那巍峨的九重高台,起始于一块块细土垒成;那千里之遥的行程,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足见在老子心里,细小之事微茫之光多么重要,善作小事,久久为功,一以贯之,终得其所
在我们中华悠久灿烂的文明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愚公移山,是大事。愚公“作于细”,“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如此,“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是对“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最好的注解;修万里长城,是大事。中华民族“作于细”,凿条石、铺沙粒、烧砖瓦,一个烽火台一个阶梯的建,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修出了两万多公里的世界奇迹;改天换地,是难事。刘邦、朱元璋“作于易”,刘邦废苛法、约法三章、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最终一统天下;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开创了大明王朝;求道成圣,是难事。老子、孔子“作于易”,老子一生无为,写了一本五千言的《道德经》,影响后世2500余年;孔子“有教无类”,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不管朝代如何更迭,他永远都是“至圣先师”。
孩子们,对于我们而言,学习强国是难事,我们应该“作于易”,早睡早起,认真学习,勤于锻炼,少玩游戏,参与社团,沉淀素养,参加劳动,磨砺品格,以少年之蓬勃筑家国之朝气;民族复兴是大事,我们可“作于细”,说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练好中国心,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人,还可以更细,说好家乡方言,了解家乡习俗,讲好家乡故事。绿水青山是难事,我们可以“作于易”,在家里做好垃圾分类,在学校爱护环境卫生,上下学的路上不乱丢乱扔,在外面随手捡起果皮纸屑,出门多乘坐公共交通,少产生碳排放与大气污染,遇到小学老师主动打个招呼,见到长辈礼貌的问好。如此,大家会觉得小处见大德,细节看品节。
向未来。
未来不是我们要到底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大约在四十二年前的今年,一个叫做王智慧的女孩即将毕业,彼时,留着童花头的她和同学们面对这一栋陈旧的教学楼,脚下站立的地方杂草和灰尘掺和的简陋操场,皮肤黝黑的老校长告诉他们你们一定会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的。小女孩的眼里放着光,似乎看到了远方明媚的风景。四十多年后,小女孩成了你们嘴里的智慧妈妈,站在站立,送别新的毕业生。她是怎么走向未来的呢?
书香伴成长,阅读向未来。书是人间第一美味,书是随身携带的灵魂庇护所,书是喂养孩子长大最好的营养,书是人生路上最忠实的伴侣。智慧妈妈的童年最快乐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捧起一本本书津津有味的阅读了,从小人书到故事书,从报纸到杂志,从民间传说到武侠小说,从诗词歌赋到经典名著,那一行行文字里藏着多少神奇的故事,多少伟大的思想,多么宽广的生活,多么辽阔的宇宙,藉由书籍的喂养,小女孩日子简单而丰富,精神灿烂而明亮。孩子们,趁着年光正好,趁着毕业假期,大量阅读吧,不管是历史、人文、地理、武侠、传奇还是经典,总之,去享受读书的快乐,去与书中的人物对话,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远方,去给自己开辟一个精神的平行宇宙,让书香伴成长,阅读向未来。
运动伴成长,健康向未来。那时的我们踢毽子、跳皮筋、滚铁环、扎马步、扔沙包、跳房子,除了安静的阅读时光,每个孩子每天几乎都奔跑在阳光下、草坪里,热乎乎,汗津津,红扑扑,不是运动就是劳动,既长身体又养心智。上学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还有大量的劳动以及劳动带来的大量的运动,大量的伙伴之间的玩耍和合作,我们的课堂不单单在学校,广阔天地才是练习生活的实践场、练兵场。男孩子爬树,女孩子编织,男孩子河边抓游鱼,女孩子田边拾稻穗。小小年纪,身体棒棒,学习之余做家务搞劳动是家常便饭,当然小学毕业的时候能做点家常便饭也是寻常手艺。孩子们,摘下眼镜,放下手机,拿起球拍,换上运动鞋,叫上小伙伴,推开房门,去锻炼吧,去奔跑吧,去劳做吧,去挥洒汗水吧!让运动伴成长,健康向未来。
探索伴成长,创造向未来。那是的我们面临对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一片片荷塘,一块块稻田,一颗颗苦楝树,一丛丛狗尾草,一条条田埂小路,但那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我们会去观察知鸟如何蜕下躯壳,青蛙怎么捉虫,研究蚯蚓怎么钻洞,蜜蜂如何返回自己的蜂巢,还有探究一棵种子如何成长一株稻子,以及夜空中的星河如何变幻。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孩子是不可能得自然缺失症的,她成天都生活在天地自然当中。都说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是的,现在养育你们的是一个巨大的村庄,这个村庄叫做地球村。现在的你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度,一个伟大的时代,你们的成长环境更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既有真实的现实世界,也有虚拟的网络空间,人与人工智能,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和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变得尤其不同,生活中处处有惊喜、惊奇甚至惊吓,不确定又充满无穷诱惑,我们要以梦想为翼,热爱为锚,科学为桨,道德为界,自律为本,小心求证,大胆探索,让探索伴成长,创造向未来。
幸福伴成长,共同向未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一个人的健康全面成长,是为了更加幸福平安的生活,是为了自我建设和彼此成全。所以,亲爱的孩子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了学习的宗旨与出发的初心,那就是追求幸福,奔赴美好。所以,当我们觉得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一定要勇敢的主动的打开心门,告诉父母、老师和朋友,寻求帮助。学会寻求帮助不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能力,在越来越开放的时空里,我们要有万物互联的认知,既认识到个人的渺小,也看到生命的伟大,更感悟链接的力量。只有我们主动的打开心门,才能迎接更多的阳光,储备更多生长的力量。任何时候,都要把“生命”置于首位,要知道我们的未来首先是每个人的未来,人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成长的路上我们向美而行,向光而行,与爱同行,结伴同行。让幸福伴成长,共同向未来。
孩子们,小学阶段的毕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而是一个新台阶与起点,当我们的征途指向星辰大海,就更需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立大志,做小事,向未来!期待未来寄回学习的明信片里,全是笑容灿烂的你!全都是更好的那个自己!
(现场设问,回答几个问题:立志,可以链接哪几种力量;重点讲述了老子讲过的那一句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向未来的路径有哪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