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一个人内在意识的外显,其背后的秘密是人的潜意识在活动。语言暗示的力量比你想象的要大!在教育中,语言的力量不容小觑。
听过同行们的无数节课了,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有的教师上课时语言单调乏味,语气生硬命令;有的教师一节课保持一个状态,激昂澎湃,令听者甚感乏累;有的教师温文尔雅,涓涓细流,听起来入耳入心;有的教师的语言表达亲切而智慧,语调随着课程的变化而抑扬顿挫。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公开课也罢,优质课比赛也罢,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语言艺术的运用水平的较量。
作为教师,我们的语言表达不仅仅停留在沟通层面上,我们的语言更多的体现在教书育人功能上。因此,教师的语言需要打磨成语言艺术,教师熟练的高超的语言艺术的运用是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硬核软件!
一、怡吾色,柔吾声
“怡吾色,柔吾声”出自《弟子规》,前人们教育孩子面对长辈时要做到如此这般。其实,作为教师,面对着未成年人,他们稚嫩天真,他们信师尊师,我们更应该和颜悦色,少些挖苦,多些鼓励;少些命令,多些商讨;少些高声呵斥,多些柔声沟通。
我可以这样吗?我讲清楚了吗?我理解你的想法,不过....... 我们探讨一下......
说出这样话语的时候,教师的内心深处表达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学生GET到的是老师的亲切和温暖。
二、用文采 加幽默
课堂之上,学生了解老师,获取知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语言。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有文采,那教学效果会高效而课堂内容会令人难忘。不经意间,一句诗词脱口而出;情到深处,引经据典的话语引人深思;时不时说个笑话,放松身心。
这位同学的思维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某某的思维深“呐!
从这一点上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是老师的老师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来发言”!大家积极踊跃地发言吧!
这样的教师语言可以称得上语言艺术,令人耳目一新,令人回味无穷!当然,这样的语言艺术依赖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阅读基础。博闻强识是一名优秀教师的不懈追求,也是教师语言艺术表达的外显!
中国古代神话中,总有“某某妖怪”在山顶或者水底经过千年、百年修炼成精的故事。其实,教师语言艺术的修炼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打磨与修炼!疫情期间,特殊日子里,我们一方面饱含深深师爱,一方面进行深度阅读,积累能量;另一方面修炼个人言谈举止与提高个人修养。
待到开学复课时,我已成成仙成精。写到此处,我似乎看到自己的一款白衣飘飘,口吐莲花,学生们眼神流转,专心致志,师生和谐共处的美妙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