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了断杂念,说的是跟你自己的关系。
舍:舍弃物质。说的是你与物的关系。
离:离开分离。说的是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正如王阳明所说:坐中静,破焦虑之贼。舍中得,破妄想之贼。事上练,破犹豫之贼。
三贼皆破,则万事可成。
知易行难,先不说行,仅是知道,走出原有认知已经不算简单,就像现在,即使是知道很久之后依然觉得知之甚少,理解浅薄,时常在没有觉知的情形下按照过往的认知行事而不自知。
八年前邝爸教我们学习三层对话,沟通只需要按照三步即可解决所有难题,三步不够就再来三步。道理简单,做到很难,人面对具体的情境难免陷入情绪,等意识到被情绪裹挟,情绪的利刃早已伤人伤己,谈何容易。
所以需要事上练,每一件事每一个当下面对的具体情境都是练习,修心修行。
寒假第一天,旺旺回家路上发消息说,神兽已归笼,现在学校放假都这么早吗,就不能卷一卷吗,修心和磨练心性的任务要提前开启了。阿蓉倒是更加淡定,神兽已归笼,窝在自己房间玩手机,各自安好也算眼不见心不烦。
明明很好笑,却没办法笑出来。面对具体的问题,保持心性健康情绪稳定是终身课题。
又想起八年前邝爸教我们的保持情绪稳定三件套,首先,迅速离开肇事现场,远离情绪源头,别管怎么解决,离开现场就好;然后,深呼吸恢复心率,物理转移注意力到自己的呼吸上,一呼一吸之间恢复平静;最后,待双方都已平和再尝试沟通。
并没有更好的办法,人人都在修行路上。
DDJ-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解】
名望和身体健康哪一个更值得追求?生命与财富哪一个更值得看重?得到与失去哪一个对自己伤害更大?
过分投入地追求我们所喜欢的东西必然会造成过度的消耗,过多地累积财物也必定会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
所以,懂得满足则不会遭受到羞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这就是长久生存的道理。
一个人要能区分得清楚对自己来说什么东西才是重要的,不要去刻意追求身外之物,浮华的事物,更不要做一些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事情。要懂得满足,止步,才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