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瞅见这三个字,便击中了我。仿佛是为我量身定做的答案。
从前,总是让更多的东西,让自己的空间丰富多彩。总觉得要拥有足够多,内心会更满足。渐渐地,拥有的多了,感觉却是杂乱喧闹不已,并没有如期的满足与快乐,反而是多了许多的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我看到了一句话,少就是多。即刻领悟,并开始实施,尽量只留下需要的东西,但是,有一个拦路虎挡在而前,就是不舍得扔东西。这导致执行的力度与效果大打折扣。
尤其是女儿的玩具和文具,是最为头疼的。总是往家里搬,可是要用的时候,总也找不到。陪着孩子一块儿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不少宝贝。原来,自己最喜欢的,最需要的东西,都被众多的东西给掩埋了。这才痛下决心,要将一些不那么喜欢和需要的东西清理。但是,进度仍然十分的缓慢。
生活里这样的事情真是一桩桩一件件,琐碎而繁杂。事情越来越多,时间就显得不够用了。只有让效率提升,仿佛才是唯一出路。
因为上述原因,生活里又多了一个样式,就是干啥都急匆匆。比如,管孩子的时候,着急忙吼,结果越催越慢;看书的时候,只想快点看多看点,来不及细细咀嚼思考,塞了一脑子没有消化的知识,却长不了需要亲身去实践才能获得的智慧。人越来越焦虑,越着急,越要快,却越走不动。
此刻,我又知道了一句话,慢即是快。或者是聪明人用的都是笨办法。所谓的笨办法,都是看似太慢的。比如,名作家严歌苓写作,要去采风,实实在的去体验生活,花的时间和精力比写作还要多;巩俐拍戏,也要提前很长时间,泡在生活里认真体验做功课;还有一些生活里的朋友,要减肥就雷打不动的坚持运动,坚持健康饮食。快到不快,但是渐渐的达成目标;另外,一些文友,就天天阅读,学习,练笔。一篇篇研究、分析,一段段一句句模仿,一个字一个字,一天一天的写下去。慢,太慢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效果就有了。肯下笨功夫,其实也就是慢工出细活。说到底是舍不舍得花时间,在一件事上雕琢。
那么,问题来了。事情这么多,哪能在一件事上就花那么长时间,那么多精力?
很长时间,就处在更多的事情和有限的时间精力的矛盾中,而难以提升的效果,直接成为了焦虑的源头,源源不断的向我涌来。
我呢,解决办法就是不断的碎片化输入找答案。因为系统的学习,那时间怎么花得起呀。不过,还真给我找到了。蒋勋讲自己刻了两方印章,一个是舍得,一个是舍不得。用得都是舍得,另一方完全没用过。他细起了一下,说,当然是舍得,怎么会舍不得。没有舍不得,哪有舍不得。
有舍才有得,不过是舍什么得什么的问题,哪有舍而不得的。我顿时想到,想要得就得舍呀。所以,我的问题,解决之道就在于舍。
东西太多,要舍。才能让重要的喜欢的显露,有更多的时间跟它们在一起。事情太多,无法慢下来,出细活。要舍事,才能将注意力用在重要的事上,更易出成果。
而如何舍呢?听蔡澜讲过,一件一件丢,就是所谓舍。比如,你爱咖啡,也爱茶。那更爱哪一个?如果是咖啡,那就把茶丢掉。只留下咖啡。因为要深入一件事,是需要很多时间精力的,办法就是少而精。其实当你少而精的时候,你的收获却是最多的。当你的事情少了,才能慢下来,细细深入的精进。想到这里,一通百通了。
之前,我是把少即是多,慢即是快,舍即是得,单个得去理解,去运用,总有不通之感,灵碎的不能整合之感。当我看到少慢舍合在一起时,就像任督二脉全然打通了一样,通了。
想要少,想要慢,就要科学的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