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儿
我期待,有这样一处小院儿。
小院儿里,坐北朝南,稳稳一排简朴的平房,灰瓦,白墙。每个房间都有大而明亮的窗,清晨,黄昏,有阳光斜斜洒进来,绘一室写意。透过窗子,是一棵石榴树,亦或一棵梨树。树下,有杂生的花草,或一丛翠绿的香菜。
院子必须有一个古朴的大门,门必须是木制的,一推,吱吱呀呀的,带着童年的回响。进的门来,是一面影壁,灰砖,粉面,不用字或画来装饰,只配一架葡萄,自然天成。
转过影壁,则必须有一株高大的梧桐树。春天,开满满一树紫色的花朵;夏天,投下一院碧绿浓荫;秋天,枯黄的大叶子铺满小小的天井;冬天,一夜大雪后,我们便可看,好一个玉树琼枝。
树下,必须有一架有岁月味道的秋千。悠悠荡荡的,娃娃们童年的欢乐与笑声,便有了停驻的地方。
院子的地面,不能是水泥的,虽不能是黄泥地,但也要是能透水的砖地。
穿过院子,进入内室,一桌一椅,一橱一柜,一为必须,二为天然。
行文至此,我想起了,祖母房间里原木色的衣箱。任何时候打开,都有一股浓郁的果香味。侍弄果园多年的奶奶,是习惯用耐储存的苹果熏衣服的。还有,我印象初始时,我们一家四口生活的那两间屋子。不大的房间里,大大一口红色的衣箱上,四时总有应季的花卉点缀。印象最深的,是玻璃海棠——彼时,其实是被这个名字吸引了吧。还有母亲的大衣柜,火炉旁的书桌。打开橱门或抽屉时,似乎总有令人期待的事情发生。冬春时,床底下,是照例有一只大大的果筐的。沿四壁铺着干而香的草,装着满满一筐苹果,是我和弟弟一个冬天和春天的念想……
扯回飘远的思绪,走出房间,走出小院儿大门,门前亮堂堂的。南墙根下,一溜儿便可种上扁豆、丝瓜、葫芦,花花果果,爬满了墙。大门口两侧角落里,随手洒下一把凤仙花籽,待到夏天,就可见,一团团,一簇簇,满眼火红。小姑娘们,就可摘了去,小心地涂到两手指甲上,“十指红蔻丹”。心思纤巧些的,只涂一个小指,却尤为惊艳。又回到过去了,现在的女娃们,是不屑如此的。
这小院儿,恍惚中,是睡梦里的吧?不是的。我是真的想有这样一处小院儿。于一片田野中,于一个小小村落中。
周末、假期,一家四口,抛开网络、手机与电视,远离城市永不停歇的各个频段的噪音,远离城市没有夜空的夜晚……清清静静的,过两天。
微曦的、滚动着露珠或覆有一层白霜的清晨,干爽温暖的午后,有花儿或庄稼的香甜隐隐浮动的黄昏,有黑漆漆的夜空和晶亮星子的夜晚。偶尔的鸡犬相闻,愈发让人心静如水。
女儿,可以在树影下、花窗里,安静地读书、学习。儿子,可以抓蚂蚁、逮蚂蚱,爬树、玩泥巴,撒开腿儿地疯玩。妈妈,可以四处寻摸新鲜的果菜杂粮安排一日三餐。爸爸,就陪儿子疯玩吧。
我实实期待,有这样一处小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