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视频刷爆朋友圈,无数网友看完表示:不要用某些人所谓的“道德”,绑架我们善良的心!
视频中,身穿黑色裙子的年轻女子,在酒桌上与身旁一名男子对饮白酒。只见该女子经人起哄后,端起一大杯白酒一饮而尽,而身旁的男子也直接拿起酒瓶,随后一饮而尽。“豪迈之气”尽显。
最后,28岁的她因酒精中毒,导致呕吐物堵塞呼吸道窒息身亡。这么年轻的生命,就因为那一杯酒而凋零。让人惋惜的同时又不禁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道德绑架!
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给老人让个座,别那么没素质。”
“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你是大人,还和小孩一般见识。”
“不喝?就是瞧不起我!”
就像某部电影中的场景:
女主角获知自己罹患癌症之后,
心灰意冷地上了一辆公交车,
沉浸在惊愕与恐惧的她,
因拒绝给老大爷让座,引起众议。
在公众指责和病魔降临的夹缝中,
最终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离开世界。
折射到现实社会,就是背负越来越多无奈的指责。要记住,你不需要尊重每一个人,只要尊重那些尊重你的人!
你凭什么不给我让座?
坐公交车,当你身体不适,
身体实在疼得受不了时,
当你特别特别累的时候,
旁边一大妈大爷看着你,说:
“真是世风日下啊,
现在年轻人有手有脚的。”
……
我很累我也很难受,让座是情分,不是义务,为什么盯着我?“对不起,我不能给你让座!”
我赚钱不是为了给你买单
当你全身上下真的没钱了,
别人又欠你钱但还用着iPhone,
你去找他要,他却一直拖着。
你说,
“我最近手头真有点紧,
能不能把你借的钱还我?”
他说,
“哎哟,不就欠你点钱,
你催这么几次是什么意思?
又不是不还你。”
这样的事情,想必你也遇到过。
有些人你帮到他7分,他觉得你没有帮到他10分,反而会觉得你还欠他3分。我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啊?
不转发是帮凶,不转发会倒霉
网络社交圈有一种不好的风气:
“不转就是帮凶。不转就会倒霉。”
“转发这条锦鲤将有好事发生。”
……
也许
你也常常在各种群或朋友圈
看到过这样的标题或内容
也许还有更让人难堪的
我们既愤怒又无措
转,或是不转,都并非出自情愿
那些恶言相逼的情感绑架,动不动拿所谓的情怀绑架你的价值观,把智商变成了牺牲品!
我家条件不好,给一个机会吧
“老师,我虽然不好,
但我努力,给一个机会吧。”
我们经常会在某些歌手选秀节目
看见这样的场景
从技术层面客观评判
选手确实是有“跑调”、“跟不上节奏”的情况
但却非要表现出十分可怜的样子
希望通过“博同情”而获得入选机会
但每项事物都有它的规则
在不否定你的努力的情况下
按照规则来说,不行就是不行
在部分人的文化中,“苦难”似乎是获得话语权力的一种资本。用自己的苦难去绑架他人,对不起,行不通!
这杯酒,我真喝不动了
“我干了,你随意!”
“让你随意你还真随意啊?”
这样的“酒精考验”举不胜数,
成了许多人不可推脱的感情绑架
“再喝一杯,感情全在酒里了”。
用剂量衡量感情,
把酒精度和情义画上等号,
这不是豪爽的兄弟情谊,
而是最肤浅的酒肉之交!
不喝就是看不起,可你从来没想过,人家是真不能喝。最好的感情应该是:你醉我陪你直到方休,你拒绝,我也一样体谅。
不要拿孩子作为绑架别人的砝码
“你那么大个人还和小孩一般见识。”
所有熊孩子背后,
都有一个默默鼓励他们的熊家长,
这些家长有着奇怪的自我暗示:
一旦有了孩子,全世界都得让着我,
在火车、地铁、高铁等公众场合,
你们都必须要让着孩子,
让他们有了一个有恃无恐的凭证。
“我带孩子不方便,把你下铺给我们吧。”我提前好几天跑到火车站,辛辛苦苦排好几个小时的队,就是为了买到下铺,凭什么要把座位让给你?不要一厢情愿拿孩子作为绑架别人的砝码。
一旦道德绑架,爱心也开始变质
道德是发自内心的
不是被强迫的
人们常说
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我们希望人人都充满爱心和善意
但是
也要学会拒绝道德绑架
和警惕不要成为道德绑架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