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同学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离家时,留下了这首《七绝·呈父亲》,表达自己的志向。这一去,毛泽东同学便踏上了从农家山娃到世界伟人的波澜壮阔的征程。
过大年作为岁月的重要节点,自然也是一代伟人的重要时刻。回望伟人从农家山娃到世界伟人这一过程中过的年,会让今天的我们为之感慨和深受启发。
02
在伟人离开韶山入学东山高等小学堂前,中华大地上还没有过春节一说。那时还叫上日、元日、正日、元辰、新元、新正等。因此,1911年前的毛泽东同学还没有过“春节”。
毛泽东同学过的是第一个正式的春节是在1914年。这一年,中国才正式有了春节一词。
春节一词在1914年出现,跟三年前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件大事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终结了延续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体制,那个时候最热门的词汇是“革命”。
孙中山和袁世凯也不例外,为了争民心,稳权力,对革命一词都表现得十分积极。体现在行动上就是废除阴历,采用阳历纪年,且惊人地一致。
老谋深算且拥有重兵袁世凯最终篡夺了革命成果,成了大总统。为了体现他的革命性,袁大总统颁布总统令,从1913年开始,国家历法不再用阴历,改用阳历(也叫西历),只过元旦,即阳历的1月1日。
然而,千年文化怎能被一纸法令销毁?袁世凯的总统令根本不起作用,民间照样过年节。官方也偷偷地过。
对此,袁大总统没有生气。转念一想,这不是收买人心复辟帝制,自己做皇帝的好机会么?袁世凯灵机一动,来了个顺水推舟,把旧历新年定为春节。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的历法有了阴历和阳历。过两个年:元旦和春节。这在全球是比较罕见的。
那时的毛泽东主席还是个小青年,但对文化的理解却远胜袁和孙。在毛泽东同学的眼里,传统节日是民族的文化认同和联结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必须要传承好,发扬好的大事。所以,尽管官方压制年节,青年毛泽东同学还是坚持回家,与父母弟妹一起过年。
也是因为毛主席对春节文化的深刻理解,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都一如既往地把过好春节当成一件大事来对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接地气的迎春活动。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传统的年节文化,也推动了民族的大团结,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有的还流传至今,成了春节文化的靓丽景观。比如今天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军民联欢活动”,“春节团拜会”,纵是“春节联欢晚会”,最早的源头也在延安。
毛主席一生重视春节文化,在他老人家晚年的最后一个春节里,行动不便了,也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到外面放放鞭炮,融入社会的春节文化氛围中去。
03
毛主席一生重视春节,但在革命战争年代,过上一个好的春节,却是很难的。特别是1929年和1935年的春节,堪称毛主席一生中过得最难的春节。
毛主席是1927年10月带领队伍上的井冈山,次年4月又实现了“朱毛会师”,10月,彭德怀率领的平江起义队伍也来到了井冈山。前面那个春节过得不错,杀了猪,加了菜,还每人发了3块大洋的年终奖。
春节过的热热闹闹,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
老蒋见之不乐意了,1929年春节前夕,老蒋集结了30万大军,亲自任总司令,围剿井冈山。
面对十倍自己的敌人,红军只能采取游击战术,避其锋芒,击其软肋。春节是没法正常过了,必须开动两条腿,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然后再寻找和制造机会反杀敌人。
但这一年的春节,毛委员还是想方设法,在转移途中给战士们加了一个菜。这一年的春节不但没有过好,红四军28团党代表何挺颖还身负重伤,朱德的妻子伍若兰还被敌人抓走了。这一年的春节,尽管粉碎了老蒋的围剿,但大家都高兴不起来。
这里附带说说老蒋对春节的态度。老蒋北伐成功后,以孙中山的继承人自居,宣布废除春节。但老蒋仍然抵不过传统文化的力量,他的法令也变成了一纸空文。
毛主席过的最难的春节还有1935年的春节。这一年红军被迫长征,又经历了湘江战役的惨败。人数从出发时的十几万锐减到3万。红军不但军事上遭到重挫,政治上也陷入了迷茫,领头的博古自己也不知道把红军往哪里带。而毛委员又被排挤在指挥决策机构之外,说的话没人听。
这一年的春节前夕毛委员焦虑如山,部队也走到的生死存亡的重要头头。幸好,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也就是1935年春节前夕,召开了遵义会议,毛委员又回归领导岗位。然后便有了举世闻名的四渡赤水。春节的时候,大家在毛委员的领导下,还是喝到了茅台酒。
04
1935年之后,毛主席和他老人家领导的队伍、国家和人民,春节就过得一年比一年好了。虽然条件越来越好了,毛主席仍然坚持与大家、与人民群众一起过春节。下基层过春节的次数超多。
1940年的春节,毛主席是与长枪连战士一起过的;1941年的春节,毛主席是与乡亲们一起过的,还与乡亲们同室看戏;1945年的春节,毛主席专门请村民吃饭,给受委屈的同志鞠躬;1949年的春节,毛主席在西柏坡会见斯大林特使米高扬;1952年的春节,毛主席在武汉与民同乐;1957年的春节,毛主席召开座谈会,请大家吃肉沫挂面……
回顾毛主席一生过的春节,会让我们深感今天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也会让我们深受启发:这就是传承和发扬好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作为党和政府,最有意义的春节,就是为民着想,与民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