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台上的麻雀


我家窗台上,不知何时来了一对麻雀。


发现它们是在一个春日的早晨。我正坐在书桌前赶稿,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啾啾声。抬头望去,两只灰扑扑的小家伙正在窗台外缘跳来跳去,时不时歪着小脑袋向屋里张望。


起初我并未在意。城市里的麻雀随处可见,它们就像是会飞的树叶,普通得让人几乎忘记它们也是生命。我挥手驱赶,它们扑棱着翅膀飞走了,留下几根细小的羽毛在窗台上打转。


没想到第二天它们又来了。


这次它们不再满足于在窗台外徘徊,而是大胆地落在半开的窗扇上。我这才注意到其中一只麻雀的右腿有些不便,落地时总是不太稳当。它的同伴却格外健壮,羽毛油亮,动作敏捷。


“别再来了。”我对着它们说,顺手关上了窗户。


麻雀们似乎听懂了我的拒绝,振翅飞向了对面楼的屋檐。我继续埋头工作,直到傍晚时分才起身活动筋骨。走到窗前,意外发现窗台角落多了一些干草和细枝——它们竟然在这里筑巢了。


我的心软了下来。想起小时候住在乡下,老家的屋檐下总是住着好几窝麻雀。每天清晨,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就是我的天然闹钟。母亲从不允许我掏鸟窝,说麻雀虽然平常,却也是生命,值得尊重。


“就让它们住下吧。”我对自己说。


于是这对麻雀正式成为了我的窗台客。它们很是知趣,从不试图飞进屋内,只是安心地在窗台一角经营着自己的小家。我给他们取了名字:瘸腿的叫“小跛”,健壮的那只叫“大壮”。


每天早上,我都会在窗台上撒一些小米。起初它们很警惕,总要等我离开很久才敢过来啄食。渐渐地,它们熟悉了我的存在,甚至敢在我面前进食了。小跛吃东西时总是小心翼翼,先环顾四周,再快速啄几口;而大壮则像个护卫,站在一旁放哨,确认安全后才开始进食。


有一天,我发现小米剩下很多,麻雀们一整天都没有出现。这种反常让我坐立不安,工作时总忍不住向窗外张望。直到第三天下午,才看见它们飞回来。大壮的嘴里叼着一条小虫,小心地喂给显得虚弱的小跛。


原来小跛受伤了。它的右腿似乎情况恶化,几乎不能着地。大壮不仅要觅食,还要照顾行动不便的伴侣。看着大壮忙碌地飞来飞去,一会儿叼来食物,一会儿又衔来新的干草加固鸟巢,我的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


从那以后,我增加了喂食的次数,还在窗台上放了一个小瓶盖盛水。大壮很快明白了我的好意,每次都会啾啾叫几声,仿佛在表达感谢。小跛也逐渐好转,虽然腿脚依旧不便,但已经能够自己进食了。


梅雨季节来临,连续几天的暴雨让麻雀们无处觅食。我特意多撒了些米粒,还掰了一小块面包放在窗台上。它们躲在窗台最内侧的角落,依偎在一起取暖。雨滴敲打着玻璃,但它们似乎并不害怕,因为有彼此在身边。


雨过天晴后,小跛的肚子明显圆润了起来。我惊讶地意识到,它可能怀孕了。果然,没过多久,鸟巢里多了四枚淡绿色的蛋,上面点缀着褐色斑点。


孵蛋的任务主要由小跛承担,大壮则负责觅食和警戒。有时小跛需要活动身体,大壮就会代班孵蛋,那认真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我从未想过,如此普通的麻雀竟也有这般细腻的情感。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听到了细微的啾啾声——小鸟破壳而出了。四只粉嫩的小生命挤在巢中,张着黄色的小嘴等待喂食。大壮和小跛更加忙碌了,来回穿梭于窗台和外面的世界,为孩子们寻找食物。


小麻雀长得飞快,几乎一天一个样。不到两周,它们就已经长出了灰褐色的羽毛,开始在巢边扑腾翅膀,为第一次飞翔做准备。大壮和小跛示范着飞行动作,从窗台飞到对面的树枝,再飞回来,耐心地教导着孩子们。


第一个尝试飞翔的是最健壮的那只小麻雀。它扑腾了好几次才勉强飞起来,摇摇晃晃地落在一米开外的树枝上,惊慌地叫着。大壮立即飞过去,喂给它一条小虫作为奖励。很快,其他小麻雀也陆续开始了它们的首飞。


窗台突然安静了下来。曾经喧闹的小家伙们都已经各奔东西,只剩下大壮和小跛偶尔回来休息。它们的任务完成了,孩子们已经能够独立生活。


秋天来临的时候,我发现小跛的腿似乎完全康复了。它和大壮依然形影不离,每天都会回到窗台上吃些米粒,有时还会带来一两只已经长大的孩子。但它们不再常住这里,也许在别处找到了新的巢穴。


初雪飘落的那天,窗台上积了薄薄一层白色。我撒了些小米,但麻雀们没有来。或许它们去了更暖和的地方过冬,也许找到了更好的食物源。我突然感到一阵失落,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习惯了它们的陪伴。


整个冬天,窗台空荡荡的。只有风吹过时,几根残存的羽毛会轻轻颤动,提醒着我这里曾经住过一个麻雀家庭。我开始留意城市里的其他麻雀,想知道其中是否有我的老朋友。但所有的麻雀看起来都差不多,我再也认不出哪只是大壮,哪只是小跛。


春天再次来临时,我几乎已经不抱希望。然而在一个温暖的三月午后,熟悉的啾啾声又在窗外响起。我冲到窗前,看见大壮和小跛回来了!它们身后跟着四只年轻的麻雀——毫无疑问是去年在这里出生的孩子们。


它们没有久留,只是停下来吃了些米粒,互相梳理了一会儿羽毛,便又飞走了。但我知道,它们还记得这里,记得这个曾经庇护过它们的窗台。


如今,每年春天都会有一对麻雀来到我的窗台筑巢。我不确定是否每次都是大壮和小跛,还是它们的后代。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些普通的小生命让我明白了陪伴的意义,让我看到了生命中最朴素的坚韧与美好。


有时我会想,在这个繁华都市中,有多少这样微小而温暖的故事正在上演?我们总是追逐着远方的风景,却忽略了身边最平凡的感动。就像窗台上的麻雀,它们从不过问我的身份与成就,只是简单地存在,给予我最纯粹的陪伴。


窗台依旧,麻雀来来去去。它们提醒着我:生命的美好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这些细微处的坚持与温柔。每当疲惫或迷茫时,看看窗台上的小生命,就会重新找到前进的勇气。


也许有一天,大壮和小跛不会再回来。但我知道,它们的后代还会继续在这个窗台上诞生、成长、飞翔。这就是生命最动人的循环——平凡,却永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窗台上的麻雀 周末的早晨,本想多睡一会,却在迷迷糊糊中听到了“哚哚哚”敲击窗子的声音,还有“叽叽喳喳”的声音,我就...
    三号老钮阅读 3,610评论 0 1
  • 时间仍在,只是我们已飞逝图片发自简书App窗台上的麻雀 一只麻雀飞来,站在窗台上歇息 一会儿扑棱几下翅膀 一会儿叽...
    你不懂夜的黑阅读 3,746评论 4 28
  • 窗台上 两只麻雀 立着跳着,挤着拥着 都喜欢对方的羽毛 都渴望对方身体的温度 在这冬日清晨 它们相互追逐,随意磨蹭...
    玫瑰圣典CC阅读 3,085评论 0 1
  • 天刚 朦朦亮 临床的窗户外 几只 小麻雀 便肆意地 在那 啾啾啾啾 我被它们 欢快的歌声 吸引 便轻轻下了床 蹑手...
    曲JP阅读 402评论 0 0
  • 没事时,我喜欢坐在窗前看书。 偶尔抬头看看窗外,会看到风儿吹动树叶,也会有蓝天白云,也会看到调气的鸟儿掠过的身影,...
    Betty_L_Vivian阅读 988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