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续问:有其年已老而仍能生育者,这又是何道理?
岐伯答:此其天寿超常,气血经脉常常保持畅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八八(64)岁,女不过七七(49)岁,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黄帝问:有修学践行道者,年皆百数,可生育之能呼?
岐伯答:夫修行道者,能防老而保全形体,身虽年寿,仍能生育子女也。
黄帝言: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升自己达挚天地之间,掌握阴阳之变化,而能自由呼吸天地之精纯清气,独立守神,神形合一,故能寿敝天地而无有终时,此其得道而长生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不断追求完全自我于天道,且具淳厚的德行,能和万事于天地阴阳之规律,协调身心于四时变化,摆脱了世俗干扰,精气积盈以养神至完全,神识可驰天地之间,视听广达八方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之列。
其次有圣人者,能处于天地之和合,从八风之变化规律,能适度控制自己的嗜欲适应于世俗之间,而无恼怒怨恨之心。行为超脱现世却不过分,举止超脱世俗却又能客观地处于世俗之间。在外,不因世事劳形,在内,无任何思想负担,以清静愉悦为本务,以悠然自得为满足,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岁。
再有贤人者,遵行天地之法则,效寻日月之变化。辨证宇宙星辰运行之规律,逆流而上突破阴阳。分别以四时践行,追求上古真人的境界,渐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
~草木风阅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