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堂日话】160203
每日一话,是为日话
今天补看了这周的读库微视频,讲的是前不久刚出的小书系列的一本,叫做《为人文教育辩护》,作者法里德·扎卡里亚是一位印度裔美国人,从老六的嘴里我们知道这本不厚的书讲述了作者在印度和美国的求学经历,并梳理人文教育的历史。在这样一个技术爆炸速度盛行的时代讲看起来并没什么用处的老态龙钟的人文教育确实会被人不屑一顾,可当我们卸下专注复杂的科技数据工作后会发现,人文教育无处不在,就连你喝水是大口吞咽还是细细呷哺都是一个人文问题,所以人文教育是贯穿始终的教育,你可以不写代码不做程序,但你不能不吃不喝不睡不拉。
老六在视频中特意摘出几段朗读:
人文教育的一个持久福利,就是它拓宽了我们的心胸,当汲取伟大文学的养分时,我们面对面地接触到一些自身生活中可能永远不可能接触到的理念、经历和情感。
研读历史时,我们遇到从不同时代来的人,从他们的成功和失败中汲取教训。研习物理和生物时,我们理解到宇宙和人类生命的奥秘。倾听音乐时,我们常常被莫名地感动。
这些不一定能帮助我们过上好日子,但是它是生活的重要体验。在生活中我们都扮演多个角色,有职业的,也有个人的。人文教育能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但它同样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伴侣、朋友、父母和公民。
可以说这三段话是对人文教育最有力的辩护。在古代,人文教育是胜于一切的,其他的什么工商农业手工业都是旁门左道,并且都是为人文服务的,那个时代的人文教育被推到无以复加的地位,当然是物极必反,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还是生产力。所以厚此薄彼的畸形发展方式必将付出惨重代价。闭关锁国积重难返的中国在清末彻底被外国人的船坚炮利奇技淫巧打懵了,最后沉疴缠身暴病而亡,却留给了后来人一个烂摊子,为了重整救河山,无数觉醒者革命者先行者用各种努力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做着艰难的拯救和重生,我们现在很流行对那个时代的怀念,抛去物质匮乏社会动荡这些最基础的生存条件不说,因为我们现如今已经全然体会不到这些,只因为那个时代的自由之风让今人羡慕,可以说那是自春秋之后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人文教育的根本就是自由。生命的自由,学术的自由,技术的自由。而回看那个时代,人文科教育百花齐放盛况空前各种名副其实的大师层出不穷,为日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新文化的传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师夷长技后的理工学科也在那个时代迅速发展,大都市与国际的接轨,青年才俊的留洋学习为这个苦难的国家带回了不可预知的发酵,自由民主科学的思想就生发于此。可以说,正因为有了人文教育的的扎实基础给理工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土壤,反过来理工教育又给感性的人文教育的带来了理性的提升,二者相得益彰,那时时代之幸。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二元化绝对化的意识形态价值判断似乎又回到了过往熟悉的节奏并且还加入了新的时代气息,让刚刚缓过神的国家和人民陷入到另外一个极端,人文教育成了最红的靶心,不仅靶心被打穿打爆,还严重地拖累着理工教育的后腿,原本具有批判职责义务和公用的人文教育被打入谷底,当我们醒悟时发现已经和世界脱节。于是我们奋不顾身地加快发展节奏,而这种速率下,人文教育再次被遗忘忽略抛到一边,至少是被看成不产生效率的无用功。几十年过去了,社会的大众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忧心忡忡的人们发现再不把这匹脱缰的野马勒一勒就真的太危险了。我们今天看着外国人写的关于人文教育的书,不知作何感想。
我要感谢人文教育,让我一直还保持着人的那一份纯真,理工学科让我们享受到了生活的新节奏,但在这快速的轨道上,你最终注意到的还是沿途一闪而过的风景,这会让你用心去感知,即使没有用手机拍下来回去嘻嘻品味,但那一瞬的美好却永远留在了你的心间。
今天就说到这里,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