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的教育者-谢安

大家都知道古人教育子女是非常严格的,放到现在,还能管用且值得提倡么?当然了,那些故事也只是就事论事,绝不是说古人的家庭生活就是那样刻板。谢家的教育方式要显得轻松一些,谢安在教育孩子时,能够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并且故事的主人公谢安,奉行的是一种比较开明的家教方式。

谢安生命中的前40年都在家族中教育谢家子弟,其中非常卓越的有:“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才女谢道韫;清谈高手谢朗;北府名将谢玄;徐刺史谢琰。他最为出名的教育理念就是——言传身教。谢安就是这样要求自己,在平时的言行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子侄们。

谢安是一个注重教育的人。谢安隐居期间自愿承担起了谢氏子弟的家庭教师。为了保持谢家的声望,谢安非常重视家风的传承,尤其注重从人生抱负等方面教育子弟。一次,他问众子侄是如何规划人生理想的,看似漫不经心的提问,实则寄予了自己的期望。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谢安大为赞许。在优良家风的引导下,谢氏家族文武兼修,不但在武功上取得非凡成绩,还培养出了许多文化大家,如谢万、谢道韫、等等,人才济济,成就了许多佳话。

在教育过程中,谢安为子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谢安在跟晚辈相处时,保持着一种平和的态度,没有居高临下。他一度打算纳妾,但遭到了妻子刘夫人的反对。这时,子侄们主动为他当起了说客,他们故意在刘夫人跟前诵读和谈论《诗经》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又以蝈蝈嘶鸣求偶为喻来委婉劝说。刘夫人也十分幽默,说若是将“周公”换成“周姥”,就不会写出这样的诗句来。如果换一个家庭,大人的这种事情晚辈是绝对不能、也无法介入的。由这个有趣的事例可以看出,谢安和妻子平日跟孩子们相处得很融洽,也不存在过多的禁忌。这样宽松和谐的环境,自然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将名士风度融入到家庭教育之中。

在教育上,谢安是一个注重循循善诱的人。。有一个夏天,谢玄光着膀子仰躺着,叔叔谢安突然出现在面前,他来不及穿衣服,光着脚跑出屋外,穿上衣服和鞋子后再折返回来。谢安幽默地对谢玄说:“你这副样子,真可谓前倨而后恭呢。”对谢玄的前后表现,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评点,达到了提醒谢玄要注意仪表的目的。谢据曾干过上房熏老鼠的事情,有人故意在谢据儿子谢朗的跟前提及,说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做。谢朗听着觉得好玩,回家多次说起此事。谢安知道侄儿并不知道这是自己父亲曾经干过的事,便淡淡地说:“他们这是在讥刺我二哥呢,还说当年我也参与了。”古代讲究为尊者讳,儿子议论父亲,属于不得体的举止。叔父非但没有直接责备,反而说是自己的错,让谢朗大为触动,十分懊悔,闭门思过一月不曾出门。俗话说,响鼓不用重敲,看来谢安深谙此道。

谢安的教育方式是一种温存的教育方式,他从不体罚子弟,责骂子弟,这样的教育方式,也成就了谢家的众多子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初识谢安,在初中历史课本里,淝水之战,谢安创下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那时我认定,谢安是个政治家、军事家。 再遇谢...
    烟云深处阅读 7,089评论 9 19
  • 为什么四十出头的谢安仍旧一介布衣,他却晏然不屑也? 《世说新语·容止》 谢车骑道谢公:“游肆复无乃高唱,但恭坐捻鼻...
    扬菁阅读 4,716评论 0 1
  • 公元826年,金陵。 一辆滴滴马车在秦淮河畔疾驰,驶入悠长又寂寥的乌衣巷时,车夫勒住了马缰。 “刺史大人,到...
    香草味咖啡阅读 5,065评论 0 3
  • 心淡定,自从容——东晋一哥谢安传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族...
    qm_6dca阅读 3,593评论 0 0
  •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湖沙”。这句诗来源于李白,是他赞扬晋朝宰相谢安的。谢安,字安石,是东晋中期的风流名...
    林悦一直写下去阅读 3,82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