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先立志,立志当高远!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不可夺❶,可夺非志。
圣人与我,厥❷本无二。
一朝内省❸,发大羞愧❹。
此志既立,对越❺天地。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❻,
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读圣贤书,立圣贤志。
行圣贤道,做圣贤人。
志存高远,笃行不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字释】
——————————————
❶ 夺:改变,意指志向不能随意改变、放弃;
❷ 厥:此处用作代词,作‘其’解,指代前一句‘圣人与我’;
❸ 省:此处读作‘xǐng’,作反醒,反思解;
❹ 羞愧:此处作惭愧之心解。
❺ 对越:配称;
❻ 科第:意指古时科考名次,亦指今之考试学士学位
——————————————
【简译】
——————————————
求学先立志,立志当高远
纵观古今之贤人君子,无一例外皆从小就有着远大都人生志向。故今之求学者,欲有所成,必始于立志;志有小大远近之别,志之大小决定其终身成就之大小。学者当立宏图大志,以利益大众,服务社会为目标,而非自己都一己私利。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此句乃明‘阳明’先生所言,先生依此教导学生,要求学生求学必先树立远大志向。人没有远大志向,难免沦为庸俗之辈,一事无成。志向犹如夜之明灯,天之北辰,今之学者无异于古,亦应及早立志,立宏图大志。今天的学生为何学习出现种种问题,皆因不明为何而学习,为谁而学习。故为人父母者当及早引导子女树立志向。
志不可夺,可夺非志
圣人与我,厥本无二
一朝内省,发大羞愧
此志既立,对越天地
人一旦确定立自己的人生志向,就不能三天两头随意改变,更不能因为他人之言语看法而轻言放弃。经常改变的不能称之为志向。我们和圣人相比其实本无差别,都是人,本没有什么两样,只要我们有一颗向圣向贤都心,时刻不忘以圣人为榜样,谨听圣贤教诲,持之以恒,终能有所成就。
若有朝一日,如梦惊醒自我反省,愧于自己与圣贤相差甚远,心中当生起惭愧之心,发勇猛进击之心,立志了凡成圣。而今既已立下远大志向,当仰天起誓,志不成,绝不放弃,以无愧于父母生身,天地滋养,圣贤教导。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
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此段出自家训名篇《朱子家训》,意指读书人当以立志修身,成圣成贤为本,而不是仅仅追求科考名次。作官当时常将国家与人民放到心上,为人民谋福利,为君主分忧,而不是总惦记自己功名利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一个人穷困卑微都时候,能修身养性、安守本分;而发达成功之后,则不要忘记时常帮助救济身边的穷苦人乃至天下之穷苦人。
此句出自《孟子》,北宋名相‘范仲淹’亦时常以此句自勉而成就其千古名相之美誉。同时也是提醒后世学者既能安守本分,亦能胸怀天下。
读圣贤书,立圣贤志
行圣贤道,做圣贤人
今所读之四书五经乃至诸子百家著作,皆古今之圣贤君子所作。读其书,明其志,今之学者,当效仿圣贤,以圣贤之志为己志,积极践行圣贤之教导、教诲,以落实于生活中,则成圣成贤于己不远矣!
志存高远,笃行不怠
学者既立圣贤之远大志向,当存于心,勤而勉之。圣贤之学,贵在践行落实,贵在言行一致,而非标榜炫耀。修学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持之以恒而不轻易懈怠,方能有所成就。今之学者当时常勉励,自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四句引自宋大儒张载先生之‘四为’名句。
人生于天地,受天地之滋养,亦与天地并称‘三才’,足见人之别与禽兽。如庸俗无为而度其一生,岂不愧对天地之生身,愧对圣贤之教导。
故今之学者,当修身立德以彰显天地之明德,当心系天下苍生以彰显天地之慈悲,以传承发扬圣贤教诲为己任,为实现天下大同,万世开泰而矢志不渝!
编者后记
此篇《立志铭》乃鄙人从事十余年教育工作有感而编,内容多数引自古今贤人君子之立志佳句。汇编之初衷,只为启发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明白为什么而学习,为谁而学习,依自己近些年来一点拙见,这比教导孩子如何学好更重要。孩子是被动灌输还是主动学习?这直接决定者孩子都学习效率!
回想自己求学之时,时常内心问到自己为什么要读书?因常年亲眼目睹父母亲为了生计及供养自己读书,起早贪黑忙于农耕劳作,真可谓是‘汗滴禾下土’。所以彼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好好学习改变家庭命运别让父母亲再这么劳苦了”。
工作后有幸一直在从事教育行业,通过接触大量学生与家长发现,大多数家长仅仅关心孩子都学习成绩提升与否,而忽视了孩子内心学习动力的建设。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为谁而学习,所以往往是在父母的逼迫与催促声中学习。这就造成现在学生小学二三年级便开始厌学。稍大点就孩子出现逃学甚至直接辍学在家。
观今之诸学子,小至幼儿园,大至知名大学,问及为何而读书时,大多数孩子都答案都是模糊不清的,甚至说不知道。今天家长对于学生学习的种种困惑,其根本原因大部分可能就是没有远大志向,不知道为何读书,为谁而读书,每天面对种种学习压力与困难,难免会生起厌烦之心,再加上父母都种种逼迫与催促,更增加孩子都厌烦情绪。
时至今日,此篇《立志铭》已被用于一线教学两年多,从孩子身上也看到了一些细微的身心变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律性明显提升。部分学生已经慢慢开始找到自己都人生志向了。所以今特对这篇《立志铭》作以简释,望更多学子、家庭能从中有所裨益。最后祝愿全天下都孩子都能学有成,学有所用,成圣成贤。
如贤书院 漢山
2023年3月9日